文/叶秋臣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未正式上映时,叶秋臣就有幸去了提前观影的活动,对这部优秀的国产动漫先睹为快,甚至映后还幸运地与导演饺子合了影。活动后,我立刻在豆瓣上打出了五星的满分,甚至恨不得再多加一颗,来表达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后来,叶秋臣在中国经营报上发表过一篇以电影《哪吒》为契机,来浅谈国产动漫崛起的剧评,第一是表达了对“封神宇宙”的期待,第二是再次肯定了《哪吒》的成功,并提出了如何做出优质国产动漫的一些浅见。
如今看到《哪吒》的票房破了41亿,未来还会创造更多新的记录,就从心底感到高兴和欣慰。
高兴的是优秀的作品终于真正获得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欣慰的是认真做国产动漫的那颗初心终于没有被辜负。
关于电影彩蛋、人物分析、笑点总结和制作技术这些内容,网络上已经有许多朋友分享过,叶秋臣不够专业,所以也不再班门弄斧了。
这一篇剧评,我想着重谈谈关于《哪吒》这部电影中的教育观,以及对当下一些教育方式的思考。
1.本性:灵珠VS魔丸
电影《哪吒》中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灵珠敖丙,一个是魔丸哪吒。
这两个孩子的诞生都源于意外,本来灵珠应是哪吒,但却被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的一系列乌龙操作搞混了,于是敖丙和哪吒就分别在东海龙王和李靖夫妇这两个全然不同的家庭里长大,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人物设定有点像郭靖和杨康。
一个是善良带着本性邪恶的娃,一个是邪恶带着本性善良的娃。
本来灵珠是一心向善,魔丸是该遭天劫,但却阴差阳错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命运。
关于“性本善”和“性本恶”的观点一直都争执不休,对于一个孩子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叶秋臣更倾向于“稚子无辜”的观点。
本性可能只是其次,外界环境的影响才是重点。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育观。
敖丙和哪吒这两个孩子,身边的配置都是“至亲+师父”的组合,敖丙属于单亲家庭,搭配面相狡黠且思想邪恶的申公豹做师父;哪吒属于双亲都在,搭配长相具有肉感且心地纯良的太乙真人。
这两种组合,教出来的结果是有趣的。
2.父母:东海龙王VS李靖夫妇
殷夫人在怀孕时,看起来是非常霸道的,李靖基本上都是在旁边被使唤,地位反差极大。
但就是这样一个霸道的女人,却在做了哪吒的母亲之后,愿意改变自己去配合孩子,我们也能从踢毽子的那场戏看出父母陪伴的不易。
反观东海龙王,在他拿到灵珠孕育出敖丙之前,与他培养敖丙成人之后,没有因为孩子的存在而做出任何改变,只是一味地强求自己的孩子去完成他们龙族必须完成的“使命”。
为人父母,代表着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
就像我们在孩童时的幼稚思想需要转变为成年人的成熟思维一样,做父母之后需要的不止是照料他们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影响。
敖丙每日每夜都在承受着压迫本性的煎熬,而哪吒则是一直在父爱与母爱中接受洗礼。
东海龙王只是想让敖丙完成某种意义上的“复仇”,而李靖夫妇则是希望哪吒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3.师长:申公豹VS太乙真人
《哪吒》中这两位师父的角色,更像是敖丙和哪吒的第二个父母。
他们教育孩子们如何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灌输人生的大道理,在自己的教育方式轨道上形成对孩子未来选择的影响。
影片中的太乙真人是那种连重要密码都能忘记的大大咧咧之人,而申公豹除了有点结巴之外其实凡事都要求非常严格。
一个是松散,一个是严苛,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明明是后者应该教育出更加优秀的孩子,可结果偏偏却是相反的。
这个设定令很多人不解,但这个设定却非常真实。
因为太乙真人是“张弛有度”,而申公豹则是“过犹不及”。
4.正确的教育里,关键是“度”
叶秋臣总结了以上三个方面,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度”。
在当下家长的教育模式中,其实听到最多的就是“不要做”。
很小的时候是“不要吃手”,读书的时候是“不要恋爱”,工作后就会更加笼统地说“不要犯错”。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这些苦心我们都懂。
但若是完全不给孩子自主选择的空间,凡事都要干预他的选择,让下一代觉得失去了自我,那么这样的“爱”就是不够完美的。我们不能说这是错误的,但却实则背离了“为他好”的初衷,家长们觉得自己倾尽全力,孩子们觉得自己毫无选择,两代人的矛盾也是由此展开。
关键,就是要看这个“度”。
许多父母在教育时都秉持着“不能错”的观念,认为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多,所以几乎所有的决定都要干涉,也并不听从孩子内心的选择,觉得按照他们计划好的路来走,那就对了。
其实更好的方式,是“抓大放小”。
大方向做好把舵的工作,小细节尽量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选择的能力。毕竟未来总有一日,孩子需要独自面对这个社会,开启自己的人生。如果前期抓的太紧,那么后期即便想学,也没有学习的土壤了。反而还会因为前期自己的提议都不被肯定,而产生自卑的心理,也会愈发对这个社会感到恐惧。
就像敖丙,他被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如果没有哪吒的出现,他很可能会不知道如何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因为他定义中所有的“对”和“错”,都是旁人强加给他的,他从未独立思考过。
而哪吒,在得知父亲李靖想要牺牲性命来保全自己时,他知道自己并不缺少爱,也不是一个被所有人都嫌弃的存在。
于是哪吒亲手撕掉了换命符,在成长中完成了蜕变,不再只是怨恨出身魔丸的自己,而是领悟到“我命由我不由天”。
跪拜父母,瞬间泪目。
我想,一个辛苦养大的孩子,不论是否功成名就,只要懂得去感恩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或许才是每个家长的心之所愿吧。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