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建筑,在我心中最为特别的当属古建筑和少数民族风情的建筑。而现代建筑中,最让我感动的建筑是他。
地震纪念馆,我心中的英雄。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经国务院审批,特为此建造了两座地震纪念馆,其中一座便是上图的映秀震中纪念馆。
他矗立在汶川县映秀镇的山岗上,日夜凝视着这片他热爱的土地,深沉,深情。
钢筋水泥的楼房,常是我们认为最为冰冷的建筑。而他,钢筋水泥混凝土,看似冰冷无情,却是我心中最为热情的建筑,燃烧着浓烈的爱,炽热的心。
映秀镇地处阿坝州南大门,距成都78km,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映秀震中纪念馆则坐落于映秀镇渔子溪半山腰,是映秀地震纪念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你来,我建议你一定不要穿高跟鞋。平底鞋以及简单的服饰这样普通的着装,我认为是对逝者的尊重。更重要的是纪念馆坐落于山腰上,你可以想象自己穿着高跟鞋,费力爬上数百步阶梯的狼狈样,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你就已经耗尽了力气,等会儿怎么会有心思去全身心的投入缅怀和思念呢?最后,你是一个有素质的人,一定忍受不了安静的馆内传来你高跟鞋哒哒的声音,那会让你无地自容的。
由于纪念馆在山岗上,所以你先得从石梯步行上去。你会看见阶梯的两旁有一些小孩儿或穿着羌服的阿婆在叫卖,当然他卖的不是零食,而是花朵。
如果你愿意,可以买上一束菊花,因为接下来一定会用得上。阶梯的两旁雕刻着"众志成城"等鼓舞的话语,你可以边看边走,此时的氛围还算是轻松的。
等你走完上百步石梯,转角你会看见纪念馆的前奏,万人碑,遇难者公墓。地震后,映秀镇的人数迅速由1.3万锐减到5000人左右,由于许多尸体无法辨认,于是只能修建这样一座遇难者公墓,敬以悼念。
上面记载着每一位在震中沉睡的遇难者,当你看见高龄的老人时,也许会淡淡欣慰,还好他们已经见证过世界的变迁,没有太多遗憾。当你看见许多年幼的遇难者时,你可能会替他们惋惜,还未来得及享受这美丽的世界,可当你看见记载中更多xxx,生辰不详,地址不详时,我想心中的苦涩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
这时候你就可以放上花束,真诚的鞠上一躬,静静表达自己的哀思。
继续向前走,在高高的山岗上,看见纪念馆之前,你定会看见一块墓碑,那是属于救灾中献出生命的军人墓碑。
他们依然站在山岗上,深情凝视着他们热爱的祖国人民,保卫他们深爱的土地,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终于看见了纪念馆的样子,不规则的形状,庄严肃穆。
纪念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结构构成,用地8800平米,地下一层,地上一层。
纪念馆以大地的形态嵌入环境,与大地形成统一、契合的关系,在朝向城市轴线的东面方向形成切面,架空形成外部空间。纪念馆在大地形体的建筑之中通过院落空间的植入,使建筑与大地之间形成一种内在张力。院落空间是纪念馆的点睛之笔,她赋予纪念馆以精神内核。
纪念馆馆由流水庭、序厅、地殇庭、缅怀厅、“山河有痕”灾害厅、崛起庭、“凤凰涅槃”重建厅、纪委廉政板块和“居安思危”启示厅九个部分组成。大量运用声、光、电结合的新理念,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建造。你可以如临其境,感受地震灾害,缅怀学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以序、地殇、崛起、希望为主题的四个庭院来作为主题展厅空间的重要起始、过渡和收结,与地震灾害、灾后重建、5.12启示三大展览部分的主题相呼应,营造相应的空间氛围和场所精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使参观者在整个参观过程中随着空间下沉、上升、开、合、收、放的节奏,情绪由凝重逐渐走向舒缓、理性、希望。
自你踏入纪念馆始,已在这一路见闻中沉淀下来的心情会更加凝重。沉重肃穆的氛围让你觉得连说话和微笑都是一种亵渎。
纪念馆中现有馆藏地震文物13628件,涵盖党政机关、公安、部队、防汛、医院、学校、志愿者、灾难现场、悼念、捐赠、纪念、宣传、国际援助等类别,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地震灾情、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各方面情况。
馆内真实再现了当年地震的情景,满目疮痍的景象让人心情倍感沉重,陈列的救援人员的物件和纸质文件记录着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人深受感动。
出于对逝者的尊重,馆内最好是避免拍照的,于是我找了许久,也只找到了这几张照片,馆内的具体景象,也是言语无法说明的。
继续往里走,时而下坡,时而上坡,你的心情也随之起伏。当你在地下一层,看见灾难原貌的时候,心里也许只剩下悲叹;当你向上走进重建厅的时候,更多的或许是对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感恩,哪怕你没有亲身经历,你也会诚心的感激他们。
时间就在悼念中悄然流逝,你终于走上了地面的启示厅,此时你的心里或许只余无限庆幸。站在高高的山岗,俯视映秀镇全景,心里会生出无限的希望,心情也渐渐变得舒畅。
除五厅之外,360度地震体验台是馆内最大的亮点和特色,通过地震设备模拟,配合360度全方位投影2D影片,真实还原那场巨大的灾难场景。让您穿越到地震发生之前十秒到地震后近四分钟的时间,亲自体验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山崩地裂似的感觉。
当然,我没有去体验过,我无法亲诉这设施有什么优缺点,毕竟生活在余震中的我不想再经历那样的地动山摇。
走出展厅,你可以沿着另一边的阶梯下山,绕过去看看地震遗址中保存较完整的漩口中学。
有一次走在下山的路上,我听见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这有啥好看的?不就那样,浪费我一天时间,路又不好走,什么都没有。"
转头一看,是一个戴着眼镜衣着还算整齐,看起来挺斯文的年轻人。可说出的话就让人不觉斯文了。
你来地震纪念馆到底想看什么呢?美女?帅哥?抑或一排排陈列的尸体?还是悲天抢地的哭嚎?是哪里不如你心中想象的样子了呢?
或者斯文后面应该再加两字?我又似乎觉得自己这样的指责重了些。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中收获些什么,所以我没有出声,只是转身离开,以至于现在我还记得他当时的模样。
如果你某日陷入了消极的情绪,不可自拔,觉得人生生无可恋,那么你可以来走一走,经受一次精神的洗礼,我想你会明白你有多么的幸运。
如果你希望你极其宝贝的,祖国未来的花朵切身体会生命的珍贵,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信仰,或许你可以带他来走一走,亲身体会大爱文化和感恩文化,学会珍惜生命其实并不难,因为这是死亡的告诫。
如果可以,愿世人铭记灾难,珍爱生命。
欲知征文详情,请点击建筑城市征文‖路过不同的城市,遇见不同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