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的不公平性】
在距离高考还有30天的日子里,我点开了《极限挑战》。碰巧的是,这一季的极挑开头两期聚焦的话题,正好是“高考”。
在这两期节目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起跑线”的那一段。
在操场上,被画上了六条线,节目组会问出6个问题,如果是肯定的回答,就向前走六步到前面的起跑线那,如果没有就留在原地。
这六个问题分别是:
1.父母双方都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往前走六步。
2.父母有能力支持你学特长一直坚持到现在,往前走六步。
3.父母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往前走六步。
4.18岁前曾经有过出国经历的,往前走六步。
5.父母承诺过你出国留学的,往前走六步。
6.父母一直视你为骄傲,一直在亲友面前夸耀你的,往前走六步。
你会发现这6个问题,没有一个与孩子们有关。是他们的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方式、家庭物质条件决定着他们站在哪一条线上。
游戏开始,每提出一个问题,就会有一些学生往前走,但是也还有几个学生,直到最后也还停留在第一条起跑线上。
最终一声令下,所有的学生站在属于自己的“起跑线”上一同往终点冲刺。只有前20名学生能成功的进入体育馆,剩下的孩子们被关在了门外。
是不是很残忍?
在第一条起跑线的孩子比最后一条起跑线的孩子要提前走上近百米,在奔跑时必定占了优势。最终先跑进来的20个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前列梯队的。也有第四梯队的孩子跑了进来,可是他拼尽了全力,累得气喘吁吁。
而所有孩子的家长都在翘首期盼着孩子们能跑进来,可最终跑进来的是别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被关在了门外。
学生心中有苦说不出,而家长看着别人孩子往前走了那么多步,自己孩子还在原点,心中又有多少的自责和难过?
这期节目播出后,网络上的争议很大。很多人说不该给孩子灌输这些。
可是我想说,现实难道不比这六个问题更残酷吗?
首先你要知道一个背景,这期节目是在上海崇明中学拍摄的!
崇明中学是什么样的学校?每年有近10%的学生能够升入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著名高校,95%左右的学生能够进入自己理想本科的高中。
能进入这所学校的,首先一定是经受过严格的筛选,成绩一定能过关,其次,他们的家庭至少也是中产级别吧?
他们只是和自己的同学相比少走了这六步,可他们也甩开了N多的高考学生啊!
而放到大环境来看,现实中家长为了孩子起跑线更高所做的,真的又只有这六项吗?
前段时间,又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火了,虽然描述的是印度的教育竞争,但是放在国内,好像也毫不违和。
一开始,主人公的妻子就说:“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因为她觉得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所以才只能待在中产阶级。她表示:只有好的学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语教育,而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
接着开时装店的主人公夫妇用尽了一切办法只想让孩子进最好的学校。
他们从旧市街,搬到靠近学校的精英阶层居住区。为的就是孩子能进好学校,能有好的生活氛围。
搬到国内来说是不是惊人的相似,或许你还记得北上广那些动辄上千万的几十平米的学区房吗?
为了能报上面试,家长们深夜就开始在学校门口排队,有的家长凌晨12点就来了,为了确保位置不被抢走,甚至打地铺,用矿泉水瓶子接小便。
又是惊人的相似,在中国的学校门口,也有彻夜排队报名的中国家长。
因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为了进好学校,他们早早的带着孩子参加紧急培训,女儿全天参加各种兴趣班,全方位查漏补缺,只为了在面试中能去的好成绩。
这和我们的现状难道不像?有多少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就已经被安排上各种“早教班”“培训班”,为什么?因为现在的优质的幼儿园小学招生时都需要“面试”了!
就像前段时间《妈妈是超人》里安迪就参加了小学的面试。安迪之前的孩子,老师要求:背一首你最拿手的古诗。结果那孩子背得朗朗上口。
说实话,我真的都没见过这首诗,如果我背鹅鹅鹅,会不会被鄙视?
接着就是英文。老师纯英文提问,也需要孩子们纯英文作答。想想我们小的时候,好像上了小学才开始识26个英文字母。
更别提接下来还对“逻辑思维”“数学能力”“观察力”“心算”等各个方面的面试题。只有最优秀的孩子才能通过。
但是!小学面试,不仅孩子需要接受考验,家长也是一样。
在电影中因为父母也要参与培训班,所以他们要模拟面试,学习一切应该学习的东西,着装上要像个“有品位的有钱人”,说话要像一个“会说英文且胸怀天下的精英”……
讽刺吗?可是在现实中,有的学校从最开始就设定了对父母学历的最低要求......
而早前曾曝出的小学招生时收到的简历,更是吓大家一跳。不仅孩子们牛逼到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个智障,父母们如果不是硕士博士,年薪百万,都不敢在简历上写出来。
一番奔波还是失败,于是他们在顾问的建议下,伪造贫困证明,搬入贫民窟假扮穷人,只为抢那25%的穷人名额。
再想想国内之前发生过的。为了加分,转户口,改成少数名族,只为了加分或者享受一定的“优先录取”的福利。
在电影里,女孩面试没被录取,原因很扎心:
因为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父母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
跟这些为了孩子们能进好学校父母所做的相比,是不是开头那六个问题听起来好像就弱很多了?
还记得早前看到王中磊的儿子威廉小学毕业。他和王菲女儿就读同一所学校,学校的学费一年25万到35万左右,从幼儿园到高中一体化,全英文教学,高年级还要学法语、西班牙语。除此之外,他还上网球之类的一对一私教课。
每年到了学校招生季,那些优质的私立学校,都是十倍以上的学生去参加考试。家长挤破头想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但你要知道,在此之前,高昂的学费、成绩的要求,就早已淘汰了一大批人。
就像去年高考时,北京高考文科状元曾说过一句话:“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
并非是骄傲的炫耀,他道破的就是现实。
他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衣食无忧,可以把所有的时间尽力都花在学习上。
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他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
又出生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教育资源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很多农村孩子享受不到的。
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他成为高考状元,一定是因为他足够的努力。可是他也活得很透彻,他清楚明白,自己很幸运,父母带给他的起跑线,对他的帮助有多大。
在节目里,父母给孩子的“帮助”可能就仅仅36步的差距而已,可是在现实中,父母所给孩子带来的差距,可能就是天差地别。
有的时候,经济条件就是好的教育的敲门砖。教育也是一种资源,遵循着等价交换和优势富集。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的人就生在了罗马。
而现在最扎心的是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父母,非但不能送他们的孩子到更高的起跑线上,还将孩子拖的越来越后。
就像我曾经一个同学,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可父母对她说:“现在读大学有什么用?还不如去打工!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最重要的是趁年轻赶紧找个人嫁了!”
在她强烈要求读书的情况下,她的父母只负担了她第一学期的学费。为了生存发展,她只好花费大量的时间外出打工,常常翘课去上班。她也想整天泡在图书馆学习,可她不行,因为她得活着得交学费。
毕业后,她留在大城市工作,不敢把兴趣放在首位,而是哪个行业赚钱就做什么,小心翼翼的算着钱生活。
可是她的父母从她毕业开始就不间断的给她打电话让她回家,说父母老了,需要她回家照顾。让她相亲结婚,说她年龄已经“很大”,再不结婚就没人要了!
她的理想追求,在父母眼中就是一个笑话,永远都在夸赞着“别人家的孩子”,不断的羞辱嘲笑打击她。
看到这,在和开头那些接受六个问题的学生相比,是不是她不仅没资格待在原地还需要倒退几十步?
可你别忘了,她至少还读了大学,而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孩子,别说是大学,可能连高中都没有读完......
其实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越是高学历、高条件的家庭,格局越大,越在意子女教育,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金钱在孩子身上。
而越是贫穷的家庭,父母觉得“读书无用”的越多,重男轻女的越多,觉得不结婚就是失败的越多。
穷富两类人,有的时候差的不仅仅是钱,更多的是眼界、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
其实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贫穷带来的视野的局限。
看到这一定会有人说:我们早在出生的时候就被别人远远的落在了身后,那我们还努力有什么用?
可是就像黄磊说的那样:“起跑线决定输赢的那是短跑,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你的起跑线可能没别人高,可通过了你的努力,这场马拉松最后的输赢谁又知道呢?”
况且,领跑的大都不会是冠军。
退一万步说,我们可能努力一辈子,也赶不上别人刚出生所得到的,可你为什么一定要跟这些人比?
你要明确,你是一个普通人,你要竞争的人群也是普通人,是你自己!
而你回头看,你觉得自己很落后,可在你的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人,他们可能正在以超过你为目标。
极限男人帮的六个人,在接受一样的问题后基本上都还站在原点,可是现在的他们,在各自的行业都小有建树。
他们最终想通过这些告诉孩子们的是:
人与人之间必定存在着不公平,但是中国的高考制度是公平的,没有任何的门槛。
无论你的父母是什么人,无论你家住多大的房子,你们最后都在同一个起跑线,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努力!
高考只是人生的新起点,在未来,还会遇到很多更难、更复杂、更不公平的事。
如果不努力,别提向前走,你连保持在原点都很难。
努力可能没办法让自己成为贵子,但起码可以做到不再寒门。
至少能让你的孩子,比别人快那么一点点?
因为,“起跑线”的不公平性是客存在的!
丁俊贵
2018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