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学”是指知识或技术,具有有限性、易把握性和可传授性.“道”是指自然、天之道,也指世间一切正法、大学问,具有无限性、难以把握性和不可传授性.
“益”是指增加、扩充、丰满、完善,即精益求精.“损”乃减、剪、简.
“无为”即自然、天之道.“无不为”,不是“有为”的简单的不自然的层次.“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天合天、以道合道、自然而然.
“为学日益”即是说学习知识与技术要不断丰满完善、精益求精.而“为道日损”是指从主观到客观、从理想到现实、从物质到精神过程中的阻隔障碍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我与自然的便捷沟通,与道会合,实现艺术与人生的最佳状态.
因此,追求学问者多,能传授知识者众,所掌握之知识亦可日益;但求道者则大不然:他必须是通人,随着对“道”的认识的深入,弘畅闲雅、损益文句,反觉万不耐一、不知云何,于是复归于朴、大辩若讷,最后以至于“无所为”、一任自然.但是,也正在此际,一切变得自然而然、不知其然而然、随心所欲而无不适意.
世间一切正法、大学问,都是个人的亲身感悟与实在体验,难以明白地传授,不可能代代相传.能传的,只是知识或者技术层面的东西。
.而智慧与悟性,是难以传承的.然而最有价值、最需要传承的,恰恰是这种不好传承的东西,它是生命力之所在、真谛之所在.如高明的中医,在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获得真知,其种种随机应变、因人而异、因时而化、因地制宜
的个性化学问难以言传.又比如画艺,构图造形渲染,容易学,而笔墨之外的神韵则不是可以学得来的.学,由学而进道,才是目的.画艺深入后,一切变得简易、随便、直接,此时,笔墨简净、清新、平静,大味若淡、大巧若拙.
“损”的意义便在于:损之又损、减之又减、简而再简、约而再约,“道”便显露出来.在这个求“道”的过程中,就已经开辟出一块广阔的空间来.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华去而朴存的过程,虽为而非为、不为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