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要为自己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作品。读汪曾祺、史铁生的文字,内容平和,治愈人心。读目前某些刊物刊登的文章,内容空洞、炫技,看上去毫无美感,文章看不出情节转折、没有亮点,句子搅在一起,用许多引经据典的东西支撑着,内容也是脱离百姓生活的,乃至于三观不正的。喜欢哪种风格,就读哪种风格。如果实在不喜欢,放弃它,宁可看看抖音短视频,不好吗?毕竟,人是在为自己活着,是在为自己的幸福作出选择。
我为我根本不喜欢的刊物和作家,白白浪费了一年光阴,即使它很有名。但若不是这样的经历,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生就是如此,不断地去经历,这样你才能明白什么是适合你的,什么是不适合你的。这个过程很痛苦,但若是我不去认识他们,不去被他们培训,我也不知道我原来是不喜欢他们的,依然会因为名声与熟人关系,盲目地崇拜他们,依然会努力向他们投稿。
一些人说,年轻时读不下去《瓦尔登湖》,到年长再读,突然就读下去了,还很有感触。阅读就是如此。当一本书你根本读不下去的时候,把它放在一边,别去读它,它根本不适合你。现在,我把那些杂志的作家通通删除了,只留下我认可的人,感到身心的平和与安宁。学会断舍离,精简自己的生活吧。人生的必需品从来都是更少而不是更多的。
文学中有很多流派,我自然要为自己选择喜欢的,远离那些自己不喜欢的。毕竟,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写作是为了抚慰自己,走进大自然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安宁与祥和。不要把它们本末倒置。开始写作,是为了在痛苦的人生中,为自己创造出一座美丽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