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恩老师,老师是学生的榜样。
2019年5月底,儿子和我说,数学老师杨老师,研究一个动画效果,给他们讲题目。动画展示,杨老师花了两天时间才做出来。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听懂了,而且有的同学还想出了两种解题方法。那节课的内容是关于百、千和万的转换。
这里面儿子强调了杨老师花费的时间,也说明了通过杨老师动画的直观展示,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儿子愿意把学校里的趣事分享给我,我可以倾听到他,了解他的动态。而作为父母,我认真的倾听孩子,孩子喊我的时候,我可以走到他的身边,看着他,听见他。
(二)主动学习的兴趣
本学期第二个周的时候, 儿子提出来,要参加学校的托管。他自己的理由是,在学校可以把黑板上的作业题目完成,而且可以听老师的讲解。我和他爸爸支持。
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会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作为父母,我清晰在心底坚定,这个过程需要孩子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总结。
(三)入乡随俗,学习当地话语
儿子的语言经历了三个语言种类:武汉话,普通话,崇阳话。
三岁的时候,来到崇阳,听到崇阳话,儿子完全听不懂了。
进入小学,一年级结束的时候,开始说5个字以内的崇阳话。
二年级至今,可以把一至二十的数字,用崇阳话说清楚。
(四)互帮互助,一起进步
本学期,儿子提到了互帮互助,帮助成绩差一点的同学,讲解题目给他们听。
孩子,你知道吗?学习过程中, 是否学得好,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怎么样,这是有个过程的。
根据学习吸收率金字塔,教授(转教)别人,可以达到学习吸收的90%。
正所谓,漫山遍野学知识,只学不练进步迟。
而换一个角度来看,我和儿子也是在互帮互助。有时候感觉自己的童年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儿子是7岁,我也是7岁。
如果真是,我以7岁的想法来看待我和儿子之间的相处,我们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可以化解很多矛盾。
紧张的节奏,我总会催促孩子快点, 要迟到了。而孩子会耐心的说:急也没用。这就是孩子的耐心会比我们父母好。
2019年, 我自己读了《接纳力》《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体会书中情景在自己的生活的呈现,换一个角度,处理与孩子的相处。
(五)现实生活中的千位数
大叔叔家的电视就是4号了,屏幕大,效果好。奶奶家的电视是3号了,婆婆的电视机用了十年以上了。
而外婆家的电视却是1号了。确实如此啊。
儿子读小学前我就买了四张地图,贴在了墙上。对于湖北省和山东省,儿子自然是很熟悉的。
闲暇之余,儿子说起了泰山,又想起了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中的五岳。
未来的假期,我愿自己可以陪孩子越过高山,穿越草原。
回首2019年半年的时间, 生命原本就是复杂而独特的, 允许我们活不同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我活成我的样子, 孩子活成了他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