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要想法愿意改变,事情就有转机,改变的意念愈强,胜算就愈大,成功的机会,永远留给拥抱变化、渴望改变的人。
01
上小学时经常听老人们说,谁的家的孩子特聪明,考上了清华。谁家的孩子特勤奋,考上了北大。那个谁家的孩子,就是我心中的神,那个清华或者北大就是我长大了也要去的地方。
后来长大了一些,我知道那个地方叫“大学”。是读书的地方,不是你想去就可以去的。回家的时候爸爸经常带我从小城的重点高中路过,他说这是小城最好的学校。每次我都会在心里想,等长大我也要来这里的。
初中时的一次数学竞赛考点就是那所高中,于是我大摇大摆地进去了,就像回到自己的学校一样。中考并没有什么悬念,我顺利地进了那所小城里的重点高中。
02
新的班级里我发现有很多同学和我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有个男生天天看英文报纸和杂志;有个女生只凭上课随便听听讲就能考年组第一;有个男生经常不在班里出去外省打比赛;有个女生联欢会上自编自演一段舞蹈;有个男生书刚读书一年就去当兵;有个女生像被钉到了椅子上一样永远都在学习……
那时我心想,这个学校里怎么都是爸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只有我才是那个成绩一般,相貌平平,发言较少,毫无特长的自己家孩子。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进错学校了。
英语不好,数学不行,语文算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学科。数学老师教了一年都不知道我的名字,而且我就坐在第一排。
也可能是自己伪装得太好,以至于有一次,在操场上被体育老师逮到犯错误,本以为会迎接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没想到班主任并没有批评我,只是告诉我下次注意,然后罚我擦了两节课的黑板,这件事就过去了。据说学校因为那件事罚了老大一百大洋。
班主任因为是政治老师我们见得不多,但给我们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从第一天开始就告诉我们学习成绩是小,学会做人是大。可是后来老师并没有说应该如何做人。第一天就告诉我们千万不能做中学老师,可是并没有告诉我们可以做什么。
高中和别的同学一样苦学三年,虽然没有那样像被钉在椅子上那么执着,但觉得自己也用了九层的功力来迎接高考。高考是公平的当然也是残酷的,三年的苦读没能让我考出理想的成绩。只能请有点文化的亲戚指点一二,随便选了一个二本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清华、北大连个毛都粘不上。
现在想来,那时可能是脑袋被野驴踢了,(高考那年正巧碰上高考内容改革为大综合)我化学考了满分,居然没有选择化学专业。之所以考出那样惨的成绩都没有复读,可能只是因为我心中根本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潜意识里就是去哪里学习都可以,我那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以后想做什么。
上了大学之后我才发现,所有对大学的幻想都是异想天开,无论在哪,你自己不努力,没人能让你的生活变好。除了为考计算机国二需要排号上机练习翘过几节思修课之外,我从不旷课。
同寝室一妹子,因为经常周五要去男朋友那里,所以她的速记课答到以及作业基本都由我来完成。最为悲催的是,期末算平时成绩的时候她的成绩居然比我高很多。这个世界总是如此神奇。我认认真真地听每一节课,按时完成作业,但却很少努力思考。大学的四年我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甚至从来没有认认真真思考过以后要从事什么工作。
03
参加工作之后,起初只把工作当做赚钱的营生,却渐渐地喜欢上了工作,工作的积极性很高,每天都充满着激情,自己也在不断的进步。工作的第七年,我需要回到另一座城市待产,后来因为宝宝出生再三犹豫后还是坚决辞去了工作。
本来以为可以干一行爱一行,但重新回到职场后,我发现自己曾经热爱的工作到了新的环境已两年有余,却从来没有再一次爱上它的感觉。一直坚持我悄悄心生厌倦,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自虐行为。突然今天早上开始无比厌烦。
坐在那里想了好久,想大哭一场。为什么要把大好的时光全部花在一份自己厌烦的工作上。难道仅仅就是为了那点微不足道的工资吗?
为什么都已经年过三十才开始考虑自己喜欢什么的问题。此时此刻无比痛恨那个年少无知的自己,青春懵懂时为什么不去想一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为什么不再复课一年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为什么报考时自己不去细心地研究一下专业;为什么毕业后工作之前不认真思考一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可那一切也都只能消逝在风中。如果当时我稍微成熟一点在高中阶段也会有一丝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如果当时我稍微成熟一点在大学阶段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也不至于现在这样画地为牢一般。
如果你正在迷茫,如果你还有选择的机会请一定仔细、认真、慎重地考虑好你的未来。我们一大部分的时间都将会在工作中度过,如果每天面对着自己讨厌的事,相信心情也一定好不到哪去。
在你可以选择的年纪放纵一次自己,让灵魂勇敢地去飞翔。在你可以任性的年纪去取悦自己,让生命散发出馥郁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