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吴承恩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细读、细品别有一番滋味。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有这样两处描写猴子的文字: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2.你看他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虫八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帓;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这两处对石猴和群猴的描写都运用了动作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方法之一。他们既有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对石猴的描写用“跃”“食”“饮”“采”“觅”……来点出它本身的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的“野”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出来。对群猴的描写用“跳”“攀”“采”“抛”“跑”“砌”“赶”“扑”……这是把自然界的产物群猴的“野性”展示出来。
运用动作描写,为人物增添了异样的光彩,如: 《祖父的园子》中写道: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园子里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作者运用“转”“戴”“栽”“拔”动词把一个“悠闲”“自在”“快乐”的“我”表现的淋漓尽致。
细致入微的观察,巧用动作描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物,了解其特点,才会打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