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格外热闹,好像周围人都在扎堆进入婚姻,朋友圈里的电子邀请函也经常看到,不仅被狗粮塞个满怀,钱包也越来越瘪。
表姐也从北京请假回来参加婚礼,热烈欢迎之余,亲戚们在饭桌上开始“围攻”她:
“最近谈恋爱了吗?”
“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
“再晚的话,以后生孩子可能有风险啦……”
……
表姐一边假笑一边应付,我在旁边都替她觉得头大,赶紧使个眼色喊她去了楼下便利店买饮料。
一出门,她长舒一口气:“谢天谢地,罪人解脱了。”
转头冲我笑,完全没有苦涩和无奈,因为她一个人过得真的蛮好的。
很佩服表姐,一个人在北京打拼,年纪轻轻到了高管位置,年薪百万,事业强性格也好,真的挑不出什么缺点,但在很多长辈眼里,不结婚,就是最大的缺点。
他们总觉得,她不够完整。
实际上,表姐也的确因此妥协过。大概是前年的样子吧,迫于压力,她跟家里安排的一个男孩子相亲并且短暂相处了两个月。
外表、家境、个人情况,的确都算得上是合适的,可他们都不是为了谈感情而谈感情的,所以彼此又理智又克制,就像两个陌生人试图亲吻,真的难。
后来还是算了,真的没火花,尴尬是表姐对那段时间最大的印象。
其实到了一定年纪,反而会更喜欢慢一点的关系,两个人是慢慢熟悉并且慢慢相爱的,而不是花大精力追你几天让你心软,新鲜感过去以后就开始冷暴力。
况且结婚和恋爱还真的不一样,婚姻的选择背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代表着不仅以后你要跟这个人过日子,也代表着和TA背后的家庭有了脱不开的关系。
所以,与其为了别人的看法急匆匆地迈入婚姻,倒不如在对的人还没来之前选择高质量的独身。
就算一辈子都不结婚,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真正在乎你的人,在乎的不是你有没有结婚,而是你过得是不是开心。
内心的喜乐和幸福,比什么都重要。
在日本有7个奶奶,平均年龄80岁,她们和我们平时所见的高龄老人不同,她们住在一起,化妆染发,游山玩水,好不惬意。
几人中,有的是一心工作没有恋爱的,也有谈了很多次恋爱最终没有遇到真爱所以不愿将就的,还有结了婚但是生活不幸福于是离婚选择独身的。
不例外的是,如今她们脸上的笑容,都是真诚惬意,只为了自己的。
良江奶奶挑染了绿色和红色的头发,看到她第一眼真的很难相信她已经70多岁了;
村田奶奶,口红收藏狂魔,每天出门必要搭配不同的色号,比很多年轻姑娘还懂行,而且虽然她已经八十岁了,皮肤状态依旧很好。
7位奶奶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性格,但她们都把自己过成了“单身贵族”。
每天坚持锻炼,参加诗朗诵,一起喝下午茶,泡温泉、看樱花、赏红叶,把日子过成了诗。
这一生,远方再远,总要归家,旁人都是路人,自己才是归途。
我知道在世人的约定俗成中,儿孙满堂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幸福,诚然,老来儿孙膝下绕当然是一种幸福,但这不应该也没必要成为一个人一生的枷锁。
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不是唯一的,婚姻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选择,只要你自己内心是丰盈完整而充实的,结不结婚,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遇到了那个相互勤勉,彼此闪耀的人,我想你们都会不自觉地坠入爱河,但如果结了婚还不如一个人幸福洒脱,那又何必难为自己呢?
听过太多“结婚前以为有人可以一起承担风雨了,结婚以后才发现,大风大雨都是他给的”,还有“如果能重来,我一定不结婚”的话,真的太说一句:
你不必成为别人口中“完整的人”,你要成为的,是自己心里,踏实、幸福、闪闪发光的自己。
慢慢来,不要急,不要将就。
作家陈愉在书里写:
“人人需要安全感,但真正持久的安全感只能来自你的内心;独立自主是亲密无间的前提。
不要只是等着你的好男人出现,别忘了你自己是个好女人。婚姻无法使你完整,让你完整的是你自己。爱情无比深奥,但——婚姻不是。”
每个人在这一生当中,都会遇见心动,也会经历别离,会发现共情,也会感受孤独,这都是常态。
一时的情绪,其实很快就会过去,不需要另外一个人来负担它,除非,另外一个人的出现,让你们都成了更闪耀的彼此。
结婚的前提,其实不只是一纸契约,也不只是家人满意,而是,只属于你们两个人的感情,自然而然该跨入下一个阶段了。
结不结婚,都是你们的选择,你们尊重的是彼此的想法,延续的是自己的生活,不是别人的。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无论你怎么选,这座城一直都在,而我希望,你不要贸然进去,也不会遗憾离开。
慎重、珍重,去选择你真正想要的生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