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难层: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2、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大于2个,每个护理单元净面积不小于25平方;靠近楼梯间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小时的防火隔墙+甲级门;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采用乙级窗;
3、防火隔间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门;最小间距不应小于4米;防火隔间的墙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防火隔墙;
4、避难层:(小盘拨电话)消火栓、消防软管卷盘、消防专线电话、应急广播;
避难走道:(小明拨电话)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消防专线电话、应急广播;
5、老年人照料设施避难间:
三层及以上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在二层及以上各层设置在每座疏散楼梯间相邻位置避难间;
当老年人照料设施设置与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直接连通的开敞式外廊与疏散走道直接连通且符合人员避难的室外平台时可不设置避难间;
避难间内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小于12平方;
不小于2层应配简易防毒面具;
对外可开启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6、缓降器:下降速度0.16至1.5米/秒
7、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确需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需所形成的平面角都被不应大于10度,且每级扶手250毫米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毫米;
8、防火分隔下沉式广场:防风雨棚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米;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