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重医附二院后,感觉环境没有西南医院好了,虽然卫生间都是公用,但这边是四人间,柜子还不能锁,电梯只有一个,要想排好队就要出发早,否则电梯很挤。到了附二院后,不过多久就有管床医生过来问诊,然后按照问诊的病情情况开康复项目,要第二天早上才能拿到。因为我还无法迈步,也没有良好的站立平衡,所以需要找一个力气大的男护工。于是找到的护工是附二院的老护工,年龄与我相仿,聊起来也没什么代沟,但是是从骨科调过来的,对康复科的流程不是很清楚,我也只有靠自己一步步地边做项目边摸索了。第二天早上去把康复项目打印了出来,预约了一些项目的时间,这时,肌电来了,管他三七二十一,来了就做,反正第一天摸索流程也做不完项目。后来才发现,这里的肌电可以中午做,专门有人员中午来做肌电。至于上午做的,一般都是针对那些卧床不起的病人先做的一批,能出去的基本都出去做治疗了。这里的针灸不分上下午,没有固定时间和治疗师,有空就可以做,听说上午做针灸要好很多,于是把针灸的日程放到了上午。这里的大关节就是西南医院的扳手扳脚,只是大关节是扳手扳脚一起,没专门分开。而且这里的排班更加优化,治疗师可以选择任何两天休假,没有分周末。这样就相当于病人没周末,天天都在锻炼,这个治疗师休假了还有其他治疗师,当你的治疗师休假时,还有别的治疗师,康复效果说不定更好。
康复科里面主要是脑梗、脑出血,或是脊椎受伤的病人。这里基本上是偏瘫、截瘫的病人,还有的病人意识不清醒,也有的病人还脑部动过手术,有的病人语言还有障碍说不出话来。反正在这里,形形色色的病人都有。
第一天过去了,项目没做完,我却把流程基本熟悉了。按照我们的计划,第二天开始,一开始就去登自行车的项目,于是早上7:20不到就去排队了,人不多,一方面没人排队,一方面正好可以开开嗓,一举两得。于是一天项目下来,时间还有一些剩余,怎么把时间凑满要再想下。那个时候,我说话基本上听不懂,全靠猜,如果猜不出来了,就用手机打字来表达意思。
差不多过了十天公司原因换了个康复科的护工,他确实对流程和各位老师都比较熟。这时候我们增加了一个任务就是喝水。早上起床,一碗水,护工开始一小勺一小勺地喂,一般喝一碗水都需要20分钟左右,不过这也算一种练习。喝一碗水,一小勺一小勺地喝,有时会呛,大概是水吞到喉咙后面点就会呛咳,随机的,一般一碗水的呛咳在5次左右。除了早起喂水,做手臂直流电差不多也有20分钟,护工也一小勺一小勺地喂,一般直流电做完了,水也就喝完了。就这样,每天至少会锻炼2次喝水。
我的左侧肢体差不多功能已经恢复,差的是力量。做大关节的老师建议先练起力量来,一边一边先练好。可是力量这个东西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又不可能放着右边瘫痪侧不练,于是只有上午练习患侧,下午练习健侧力量,就这样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后来在另一个治疗师的建议下,才调整为两次大关节都锻炼患侧,即右边。
我的站立还不标准。不仅站的时间不够,身体也略微向前倾。治疗师往后调整为正常站姿,人就要倒,并且不自然地身体就要向前倾以保持平衡,于是建议回去靠墙壁站,这样身体会变得直立后一点。这时候,由于手臂肌肉的扭曲和紧张的缘故,站起来的时候,右手是向后侧的,不是普通正常人的很自然地侧着垂下来。尽管站着的时候努力要求自己把手扭过来,可惜手不听使唤,还是朝着后方转,不过这终究靠时间来纠正它。时至今日,站起来的时候,我努力去控制,在不紧张的时候,还是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的。
因为我的病床靠着窗,我每天都要靠着窗的扶手站立一会,这样练习来增加直立的时间。渐渐地,5分钟、10分钟、20分钟,我可以站到半小时以上,如果非要认真把右脚蹦直的话,每次半小时站下来右腿都会酸。站的姿势还不是很标准,如上文所述。有时候站软了,腿就弯了,没打直,就没有达到站的效果。于是我更多的是边站边注意调整自己的姿势。
在这里,吃药是必须的。早上的药比较多一些,有脑梗的药,有降肌张力的药。早上的药包含了中午晚上的药(中午晚上的药基本相同),我吃了早上的药基本上会打喷嚏,可能是一种药物反应,中午晚上的药就几乎不打喷嚏。起初我一直以为是激素药的关系,因为药入口即化,也不算好吃。后来一个极其偶然的情况,我在还没有吃激素的情况下就开始打喷嚏,显然引发喷嚏的原因不是激素药。于是我用了排除法,最终把打喷嚏的原因锁定在氢氯吡格雷这种药物上。于是我改变吃药的顺序和方式,打喷嚏的几率要小一点。
没过多久,按照规定,我又要出院了,这次我选择了市中医院,一个曾经很熟悉的地方。这里的康复很多内容是免费的,自己排队锻炼,每项差不多20分钟,靠自己的能动性。医生能开出来的项目不超过6个。
在市中医院,还是一勺一勺地喂水喝。一次偶然机会,我喝了一大口水并没有被呛着,但是多喝几口肯定要呛。反正呛咳是个几率性的问题,与其一勺一勺地喂水,不如自己拿着水大口大口地喝。只是吞得慢一点,另外水在口中要包一会,像漱口那样,才能一鼓作气吞下去,不像正常人那样喝水。不过在这里,可以拿杯子自己大口大口喝水了,尽管有一些呛咳,也算一大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