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年7月14日早上,脑袋里面的植入芯片如常叫我起床,并且推送最新的快报,第一条消息就让我马上清醒过来:“陈xx取代马化腾,成为最新中国首富”,擦呢,这不是我当年腾讯封培时候的小伙伴吗!?
于是我带着老婆的嘲讽:当年一届的小伙伴都首富了,而你却是首秃--去上班,飞行器的屏幕开屏广告依然是那个熟悉的身影---中国第二富李xx宣传他的银河系之旅,好吧,李xx是我当年minigame的小伙伴.....
曾经,有一群牛人,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好好珍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天天请他们吃饭......
现在回忆起来,腾讯给我们的第一份大礼,应该是毕业入职时候的封培和minigame。这是腾讯教我们第一个道理:要跟一群优秀的人一起成长。互联网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封培和minigame时候的小伙伴,说不定就潜藏着未来的马化腾,未来的创业伙伴,甚至有人生赢家已经在里面找到了另一半。
一、封闭培训:
毕业生报到后,都会先经过一个十天的封闭培训。同一期的封培毕业生会分成好几个班,每个班大概三四十人,早上起来后会一起跑步,早餐之后会开始上课。上的课包括:企业文化、基础工作素质培养、办公软件技能、产品方法论等等,会分组做一个自己设想的产品方案。这个方案最后需要汇报以及自办晚会演出。
具体上了什么课已经不记得了,但通过这些课能感受到腾讯对企业文化和产品的重视。讲课的老师基本是腾讯各部门的干部,能结合多年在腾讯的经验给大家传承经验和价值观。不管是什么岗位,都会一起上产品课,会有资深的产品总监给大家讲产品设计的思路,腾讯开发产品的流程等等,体现了腾讯对产品意识的着重培养。所以腾讯人力行政公关做的很好也跟他们都用产品思维来打磨自己的工作有关。
但最宝贵的,无疑是十天里面跟优秀的同龄人朝夕相处的机会。通过课堂,还有分组作业等等,可以不断的跟其他同龄人进行碰撞。尤其是产品方案的分组,都是按照产品、前后端开发、设计、测试、运营来配置,基本每个组都尽可能包含了不同角色的同学。所以通过这个方案,你很有可能就能拉起自己的团队,同时你留心和多跟身边同学交流,也可能物色到未来团队的成员。我身边就有两个雄心勃勃的哥们,现在自己私下的团队里,都有过往封培的同学;
二、minigame:
十天的封培结束之后会有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在职培训,这段时间内每隔两三天就去上一个上午或下午的课,继续深入的学习一些观念、方法论。同时同一个BG(腾讯的事业群,划分为微信事业群WXG、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移动网络事业群MI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还有职能系统S线)的毕业生也会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要输出一个成型的产品,不同的BG会根据其BG业务主攻方向做不同类型的产品。我所在的互娱IEG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腾讯游戏,要做的项目就是minigame,每个小组做一款小游戏。
跟封培时候只是出方案不一样,minigame是需要你真的把一个可玩的游戏开发出来,一个月之内必须兼顾本职工作以及培训还有minigame项目的进度。每个组都有产品、开发、设计等等,让你在一个月之内完整的体验整个产品开发的流程。每个组也会配备一个腾讯内部资深的游戏策划作为导师,他会给出很多指导建议。最后每个组的游戏都会给评审团体验,放在一起评比,评出不同奖项,这时候你也可以看看其他组的作品,观察其他组的牛人。
minigame是真正做项目,因此感情纽带更加深厚,更能感受到身边优秀小伙伴们的实力,因此这里也有很多人找到了自己小团队的成员或者另一半.....
其实在大公司,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核心两点,一、正确的观念(嗯我们很多固有观念都是错的,所以要常常反思,更新);二、优秀的伙伴(重质不重量,不是酒肉朋友)。这两点未必会马上形成竞争力,甚至在职业生涯的早期未必能体现出来,但越往后走,这两点重要性越高。关于腾讯给我们根植的观念之后再另写,而优秀的伙伴在刚进公司的时候除了同组同部门同事之外,腾讯还通过封培和minigame给我们又准备了一批同龄人,最后能转化多少,就看个人努力了。工作以后对比老同学作用不大,毕竟不同行,跟自己同龄的同行对比才有用,更直观的看到自己哪里薄弱,自己值多少钱。
也许你会说,那我又不在腾讯,我的公司没有封培也没有什么minigame,每天就是干干干,怎么办。其实你可以参考腾讯自己准备一个封培,一个minigame。
腾讯封培的课程具体有哪些,或者说互联网该有的素质怎么学,网上多的是教程,尤其是基础的,各种名师(指真正有多年大厂实战经验的,别被坑了)的视频、讲座,一搜一大把,懒得找的你可以上淘宝买,很多几块钱的合集包。拉上几个志同道合,能力互相认可的小伙伴,让他们再每人多拉一个小伙伴(切记要控制人数,贵精不贵多),大家分头找资料,然后综合筛选,周末找个咖啡馆一起学习,效果不会比我们的封培差太多。建议一开始每个人都出一点经费,作为周末咖啡店的费用,也作为筛选,人都是有惰性的,这种不是公司工作的很容易会偷懒,给了钱,那之后要是缺席就有成本的,能逼着大家坚持下去。
然后这样一群人,开始实干,大家先脑暴想干嘛,再集中精力选一个来做,一定要做出来直到上架商店为止。一定要开干,只是学习讨论,或者画个交互图,甚至只是做个高保真原型都没有用的。我大学时候也搞过很多类似的自强性组织,每次都虎头蛇尾。最成功就只有茶山刘团队,因为当时实实在在做了出来,还上线了,才发现很多原来根本想不到的坑。比如一个看似简单的跳转,你们团队的开发可能要调试很多天;比如一开始的产品冷启动,你会发现很多你找来的亲朋好友根本不买账,觉得你的心血是坨屎等等。
你可能还会说,就算我拉人干了,还是没有腾讯的导师啊。这点你也可以放心,以多数人的坚持程度,根本不需要有导师。当你和你的小伙伴真的可以坚持自学了一些东西,还自己弄了一个用心的产品出来,再拿着这些找几个前辈去请教,前辈绝对会愿意指导的,不信你到时在脉脉领英上群发些前辈试试看,绝对有人愿意指点。做互联网的人都很聪明,知道年轻人的重要性也没有架子,这样一个能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的团队,可以说是一个战略储备的宝库,大家都会愿意拉一把的。
分享封培、minigame这些事情,主要是想跟大家一起共勉,成长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知道大公司里面有些什么,为什么做这些事情,然后自己完全可以创造条件模仿着做的。
共勉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打造属于自己的封培和minigame。切记,一个人成长会变成秃顶肥胖中年人,一群人成长会变成帅气貌美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