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谷脑,始终藏在大山深处。
记得从我进入小镇的那一刻起,天空中便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而等我离开的时候,雨竟然停歇了,它似乎刻意要为我留下雨中的印象。此地离成都170公里,处在川西平原向川西北高原过渡的门户地段,作为阿坝州理县的一个小镇,在清朝至民国时期,是汉藏转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关于其地名由来,较普遍的说法是藏语“扎西朗”的音译,意为“吉祥喜庆之地”。
史料记载,杂谷脑小小街市上曾经遍布茶号、香号等各类商铺。大部分人家都搞商贸:规模大的开铺立号、小的则摆摊叫卖。每年甘肃和青海的商人都将大批药材、皮毛等货物驮运到此交易;当地商户及温江、郸县、灌县一带的行商则将茶叶、盐油、布料等杂货运来销售。商贸聚集了不同族群和不同文化,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
漫步街上找寻曾经的沧桑遗迹,只见沿街外墙依然沿袭了低瓦檐、木门板、青石路的明清风格川西小镇风貌,狭窄街巷两边店铺一楼一底,已经很少是单纯住家了。沿街两旁闲散的居民和冷清的商铺,依然显出老街亘古未变的纯朴和古雅。历史上几度兴衰,至今仅剩下一条老街几十户人家,剩下街头高耸的碉楼和坡上清乾隆年间的喇嘛教遗塔。
杂谷脑历史文化悠久。关路边岩壁上的隋唐摩崖碑刻,记录了姜维在此驻兵和隋朝重修古道的历史。历朝历代的战乱,是军事较量,更是文化的冲撞和融合。频发的战事反而使这条藏羌商贸通道更加兴盛,杂谷脑因此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晚唐时期开展茶马互市,小镇由单一的军事关口演变成为汉藏之间商品交易的一个重要边城,到民国时期,当地已出现“盘不完的灌县,挤不满的杂谷脑 ”的繁荣景象。如今这个曾经的川西北商贸重地,马帮铃声已不在山谷回响,可是戴月披星的背夫们的身影不会被历史遗忘……
灯火阑珊时,我在街边找一小菜馆,伴着杂谷脑河的流淌声,喝着瓷碗盛的土酒,听着北岸客栈传来的缓缓的轻音乐,微醉间小镇曾经的繁荣景象似乎浮现眼前,祝愿吉祥喜庆之地永远安康。
外婆王秀华,作为藏人生于斯长于斯,谨以图文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