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网上查了查,了解到母亲节的来历是这样的: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现代意义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也就是中国人经常过的母亲节。
最早的发起人是贾维斯夫人,她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有很多年轻的士兵战死沙场,很多母亲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而贾维斯认为为祖国贡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她们的儿子血染疆场,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牺牲的,也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
因此,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可惜的是,这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去世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于是就想要达成母亲的这个愿望。她写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创立母亲节。安娜的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响应和支持。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贾维斯夫人生前最喜欢的就是康乃馨,为了纪念贾维斯夫人,母亲节这天都送康乃馨作为礼物,从此母亲节送康乃馨也就成为了美国母亲节的传统。
自古以来,中国就倡导孝义文化,不过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母亲节,这是因为相对于欧美国家,中国更倾向于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古代封建统治者一直宣传的《二十四孝》便是让更多的人效仿这些孝子的行为,更好的孝顺父母,在科举产生以前,孝廉就是根据是否孝顺来作为举荐的依据。
不过,生活需要仪式感,有那么一个专门的节日也是很好的事情。
说起来,作为女儿,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还能够和母亲说说话,给她洗洗脚,这是多么幸福啊!在5月5号下午五一小长假结束之前刚把她送回哥哥家,因为母亲节又有点想她了,想到她和嫂子这个磨合期都不好过,莫不如借助这个节日来表达一下对嫂子的理解和对母亲的祝福,于是,一个红包飞到了哥哥的手机:今天是母亲节,给咱妈和我嫂子买点好吃的!
作为母亲,我也是幸福的。远在江南的儿子一个红包飞了过来:母亲节快乐!晚上,一个电话打过来,就像我们一样,儿子不会直接表达,只会聊一些日常,问候一下我们,我知道,这也是母亲节的一部分。刚刚写着这些内容,一个电话打进来,京东速递:儿子的礼物到了。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内心的快乐已经溢满了屏幕……
发自内心的祝福天下母亲,母亲节快乐!天天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