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博,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现实”,社会热点事件、热门关注、矛盾问题,各种言论和争执……打开简书,又是另一种“现实”,花草鱼虫、自然风光、烹饪家常……两种“现实”看似完全不同,却同样地存在于现实中。
假如社会热点是现实,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就不是现实了吗?那些文字和照片中的风景,确实存在于现实中的景区里;那些草木是真实的,虫鸟是真实的,佳肴和日常生活也是实实在在的……当奥运会正开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蚂蚁们在树干小路上的“运动会”同样在进行;当人们热切地谈论某些公司的社会问题的时候,蝴蝶在花朵间翩翩飞舞;当一部分人对某些热点问题义愤填膺的时候,另一部分人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了自己看到的风景、记录下自己在生活经历中的感悟……这些文学作品和照片,都在现实中能寻得依托。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里,但可以选择关注现实中的和自己最相关一部分,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而已。
使用着各种社交平台时,常有种不真实感,好像各个平台中“现实“都并不相通,分不清那个才是真正的“现实“。现在慢慢懂得,每个平台都代表着现实中的某一个部分。公司是现实,生活是现实,草木风景和生活冷暖也是现实。瓜果蔬菜的成熟和社会热点事件同时发生,鸟儿的打闹和人们的工作琐事同时进行,四季流逝和人事变化同时发生。文学并非是逃避现实的梦境,而是另一种现实的记录,人们通过文字,记录和描绘着美好的现实、真实的现实或是发人深省的现实。
社会热点是一种现实,文学作品是另一种现实。每当打开简书,看到那些花草树木、自然风景、生活琐事,有种更为亲切的“现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