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2年,已到花甲之年的孔子率领众弟子动身前往陈国,再次踏上周游之旅,原因是他在卫国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同时陈湣公又向其发来讲学邀请函,但这一路却充满荆棘,他们被搞得十分狼狈,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九死一生。
他们途经宋地时,宋国国君仰慕孔子的才华,有意挽留一行人,可司马桓魋极力阻止,其担心孔夫子威胁他的地位,还带人去武力驱赶孔子师徒。当时,圣人正和学生们在一棵大树下乘凉,桓魋命令手下的爪牙砍树,并扬言要杀人,众人四散奔逃,相约到郑国集合。孔子跑到郑国都城时,有人形容他“累累若丧家之狗”,夫子苦笑道:说得很形象!
被骂作狗,还能一笑了之,足见孔子是位豁达之人。到了陈国后,他的才华毕现。陈国王宫里掉落了一只被射下的老鹰,奇怪的是箭头是石头做的,陈湣公大为不解,孔子解释说:周武王平定天下后,各国都来朝贡,东北的肃慎国送来许多用石头作箭头的弓箭,后来武王将它们分送给了各诸侯王,提醒他们勿忘边疆安宁。陈国仓库里也应该有,湣公让人去查,果然找到了。
陈湣公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他也没有让夫子进入王廷做官,施行以仁治国的理念,因为陈国夹在楚、吴两个大国之间,经常受到欺负,连年战乱,根本无法用仁政思想同列强讲道理。四年之后,大失所望的孔圣人收到楚国的邀请,便动身奔楚,这让陈湣公十分恐惧,害怕孔子成为陈国的威胁,便派兵将他们围困在陈蔡边境处。
连续几天众人都粒米未进,孔子和徒弟们饿得两眼直冒金星,子贡趁着夜色偷偷钻出包围圈买来一小袋黄米,交由颜回煮粥。可他瞥见以安贫乐道著称的师兄在偷食,便向师父告状,孔子找到颜回,委婉地说:尽管我们现在很困难,但也不能忘记祖先的护佑,要先用粥祭祀他们。颜回连忙阻止:刚才煮粥时,房顶掉下块土灰,我拿勺子舀出来准备扔掉,可又觉得浪费,就自己吃了,所以“饭已不洁,不可祭祖”。
真相大白后,孔子发出“目犹不可信”的感慨,而更令他对颜回刮目相看的是一次促膝谈心。陷入困境的众人中渐渐出现埋怨之声:我们天天宣扬克己复礼,以仁待人,可处处碰壁,被人围追堵截,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可师父还整天抚琴而歌,难道君子没有羞耻之心吗?
孔子为了稳定军心,分别找子路、子贡和颜回做政治思想工作。他提的问题都一样:咱们因何落到如此窘迫的境地呢?三人的回答大不相同,子路说:应该是因为我们还不够仁义和聪明。大有指责之意,孔子立即予以驳斥,子路哑口无言。子贡则说:可能是您追求的目标太高远,才得不到他人的认可,能不能放低标准?孔子听后也不满意,开导子贡要高瞻远瞩。
只有颜回的答复令孔夫子心满意足,他说:您推行大道受阻,这有什么关系呢?道修得不够,是自身的问题,而不被重用,则是当政者的损失。孔子心悦诚服,竟然说道:颜回的话说到我心坎上了,假如将来你有钱了,我可以去给你管账。
能让老师拍徒弟的马屁,可见颜回不仅智商高,而且情商也拉得满满,这称得上是凶险逃亡路上的一抹亮色。七天之后,楚国发兵解围,孔子一行人才得以脱困。随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且听下回分解。
202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