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六朝美学》作者:袁济喜
001、言意之辨的广泛流传,启发了文艺理论家对于创作问题的深入思考。
002、言意之辨,对书法美学领域的浸润十分明显,这是因为书法同文字的发展密不可分,而文字的创造又同卦象的出现一脉相承,所以中国书法美学很早就从《易传》中,“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思路来谈文字的起源。
东汉末年,崔瑗、蔡邕等人就从《易传》说来谈书法的特征,如崔瑗的《草书势》认为草书艺术能引起人们对自然界飞禽走兽,腾蛇爬虫的种种遐想。
蔡邕的《笔赋》,用赋的语言描述书法是天地万物的缩影,并认为书法之美,同《周易》中所概括的乾坤阴阳变化之道相关。
成虫绥《隶书体》一文提出,“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有意晓”,说明隶书随以端凝方正为特征,然而,也须传达出其中之意。
索靖《草书状》云草书更是讲究意的神巧。
因此书法的鉴赏之难,在于不能传达其意境,如卫桓《回体书势》所指。
003、到了东晋,王羲之开始把书法与立意相联系,明确的提出书法是表现作者内在心灵,而这种心灵精神是对自然与人生在本体意识上的感悟与净化。
王羲之早年受儒家济世的思想影响,但东晋政治上的昏庸与统治者的腐败,使他只好在玄佛道教中寻求人生解脱,他与支遁交往很深,对支遁的荡济尘垢,研遗滞滤的人生境界极为推崇,他将人生感悟凝入了书法创作中。
004、言意之辨对文学领域的启迪更大。
陆机《文赋》,是中国古代第一篇系统论述创作构思问题的文学专论,他将讨论主旨建立在“言、意、物”三者关系问题上,而在《文赋》问世前,先秦两汉的文学理论将重点集中在“美刺、比兴”等政教范围内。
005、陆机认为作文的难处与厉害在于:一是作者的主观之意能否准确地反映客观之物;二是作者所形成的意象能否通过文学创作确切的表达出来。
前一个问题是意不称物的问题,后一个问题则是文不逮意的问题,《文赋》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对创作构思问题做了详尽的论述。
陆机认为解决第一个问题在于通过以情感为中介的艺术想象活动,第二个问题是通过辞乐的选择,鲜明而准确的把自己的审美意象表现出来。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继承了陆机《文赋》论创作构思的基本观点,他在文章中,也强调创作中言意相乖是普遍规律。
006、创作时言不尽意,对于作家来说固然是不利因素,但是由于人们在欣赏创作品时,本身也是一个想象与再造的过程,所以作者可以利用言不尽意的文学原理,创作过程中不必过于写实,在作品中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韵味。
刘勰在《隐秀篇》中提出,文章言辞之外包孕着的隐秘意蕴,是非语言所穷尽的,它伏在文内引而不发,使人通过联想去生发和领悟其中的意蕴。
钟嵘在《诗品》中也提倡诗歌要有这种审美意蕴,认为在创作时要言有尽而意无穷。
007、在美学方面,言意之辨推动了我国古代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并启发了人们用意与象这对概念来总结审美创作与审美鉴赏活动。
魏晋之后,意象理论进一步发展起来,形成为我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008、《周易·系辞》提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里的意义原来有原始宗教的某种观念、情绪等成分在内。
王弼从玄学的理性精神出发,扫尽汉儒在《易经》解说中的神怪成分,把意说成道,即精神本体,亦成了“道”“理”的别名。
魏晋美学家,把美的事物看作精神本体的外化和显现,因此他们也用意象来说明审美主体所领会的意蕴和客观境像,把艺术看作是某种意的外在化。
009、唐书论家张怀瓘(guàn)说书法这件线条艺术展现了天地自然的韵律与变化。
汉末书法泰斗钟繇说“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李靖《草状书》用“宛若银钩,飘若惊鸾”等语言来比拟形容草书之美。六朝时,许多书论家都用形象的语言来赞美书法的造型。
晋代书论用自然界的春华、美女、清风、丽水的形象,来渲染书法形象之美,表现了晋人既重意同时又欣赏清绮之美的审美观念。
东晋王微在《叙画》中,引颜光禄语,“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于《易》象同体”。
陶渊明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意象的概念,但他无意中运用了这一观念来看待审美现象,看到审美是一项交融的过程。
在文学理论中,将意象作为完整的美学概念提出来的,当推梁代的刘勰。
刘勰将意象与声律对举,认为作家形成审美意象后,还必须经过声律言辞的加工。
010、在绘画领域中,谢赫的《古画品录》、姚最的《续画品录》,以及唐代张怀瓘的《画断》、《书断》、《评书·药石》等,对艺术理论中的意象问题做了卓有识见的阐发。
司空图之后,意象说逐渐演变成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成为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被后世众多的美学家所阐发,它与“意境、境界”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是指一种经过作家主体再造后的审美是心象,心念系统。
这种理论启迪人们从审美主客体相统一的角度去把握美的本质,要求作品写出意外之奇,韵外之致,这些都是对中国古代美学的贡献,而源头则出自魏晋的言意之辨和刘勰的“意象论”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