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来信725:杀完估值,杀业绩?

之前(学院来信718:比加息更可怕的缩表)我们讨论过市场很可能会有一轮“杀盈利”的阶段。撇开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谈,“杀盈利”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的盈利恶化导致股价下跌,当前市场已然出现了一些苗头。

    

一、业绩公布在即,市场承压。                

中期报告公布时间为每年7月1日至8月底。回顾2018年和2021年,在不好的业绩公布的时间段内,市场也面临着下行压力。随着公司业绩逐渐公布,风险释放最终归于平静。

2018年3月和4月,是年报公布的高峰期,上证指数均出现了快速下跌。同样的情况,在今年也发生过,420魔咒也再度显灵。2018年4月22日至5月9日上证指数下跌了12%。

在2021年三季报公布期间,业绩于10月底集中公布,也对市场形成了一次的冲击。大盘在10月底,也经历了一波快速下跌。


成绩公布≠市场下跌,

坏成绩公布大概率=市场下跌,

上半年的期中成绩≈坏成绩。

                

面对盈利下行区间的财报公布,市场“杀盈利”难以避免。随着中报密集公布,风险释放完毕,市场会很快趋于平稳。8月22-8月26日,是一个财报密集公布期,一些只会讲故事的企业也被迫交卷,易引发人们的消极情绪。

    

结语。

目前看来,短期风险尚未完全释放。因为成绩越差的企业越会选择后置财报公布时间,8月底还有一个财报密集公布时间点,业绩不及预期的情况仍会对市场有所扰动。随着中报落地,负面情绪释放完毕,短期市场将回归平稳。

从中长期看,新一轮加息和缩表即将来临,10月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还是耐心旁观比较好。这也是好事,说不定能捡到捡到更多便宜呢?


祝大家生活愉快。

       

附:各行业PE分位数&相对万德全A超额收益情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