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微信群忽冒一年轻大师。据群主介绍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灵魂引导师,曾帮助其侄儿摆脱了学习障碍和困境。顿时心生敬意,想讨教几回心得。
大师言:“绝大多数国学研究者,都是伪国学老师。国学的精髓是心法,那些伪国学老师很难理解。”又说:“心法,就是念叨什么,就会发生什么。还得积攒正能量,就百分百心想事成。因为念叨,起心动念会消耗能量。”
???怎么回事?国学,中心,心法,正能量,难道会是玄学师长?
问:“《国学》指的是什么?我怎么脑子里压根就没有这个概念呢?弱智了。”
另一W友参言:“西学东渐时,国学兴起日。就像如今有中医、西医之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晚清,就没有中医那么一回事。”
回: “依你所言,哪就是分别心造。”
W答:“我也不知道国学为何物,所以渴望长知识、开脑洞、展视野,期待啊!”
自言自语:“国,从囗,从一,从或,从戈,有疆域划分之意。国学,是否就是某一局部有限的疆域力求倡导的一种学问?或局部习惯性带有遗传基因片段的思维方式?伪国学,是否就是甲说A是Z疆域力推的学文,而Z疆域内诸多的权威人士不承认甲说的那个A是他们的学问?
怎么又出来正能量了?我晕!能量哪里有正负啊,非得给它一个分别嚒?频率高低与能量对应正负,是伪科学。科学里没有能量正负说,它是标量啊。”
另有Y劝解者说:“科学、伪科学,你说了不算,有无正、负能量,你说了不算。我是念力不足,你是不懂心法,念叨一番,能量正负自然分晓。”
W问:“国学,一国所宗之学耶?抑或一国之众必备之学耶?或曰行之一国之学耶?”
大师说:“鞠躬实验,证明能量有分别。看了就知道,不积攒正能量,念叨的效果极其有限,甚至无效。中国儒释道的核心就是:通过谦虚、积德等方式积攒正能量,通过念叨等方式使用正能量。有空试试再说吧,空谈无意,这个实验我做了134次,您体验一次就行。还有相对论效应呢。玩十年文字,不如实践一次。”
我说:“某个行为方式并不能指代它就是能量,而只能说其发生了某一方向性选择特征位移实现,大小恒定不变。能量是个物理标量名词,在全样本空间里是守恒的(但不排除在某一维度范围内的“丢失”),它的本质不具备也没有矢量特性,若有,即打破了守恒定律。许多人在概念上就混淆了。鞠躬是一个行为方式,这个行为方式发生了动量变化,动量有矢量性,能量没有。换句话说,能量是物质具体存在的一种宏观确认。”
W感慨:“同样的信息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我答: 说到信息,又是另一个区域内的元素了。信息归属空集,是“空大”域内的成分。许多人把信息归类于能量是个缪。在数学对应上它们是两个不同集合元素。但彼此也会有“关照”发生。信息,消息大致隶属于“密”集,所谓的“密”近似于“程序”,它们与能量根本是两个概念。某些所谓的高人大谈获得高能量之类的,其实是“波”与“密”的交集体,也就是“八识”与“密”的集合,但更为主要的是“密”的扩容或升级。
这个话题比较深,一般人把它归于“能量”或“正能量”只是看到了它的表象而不是实质。
佛言娑婆构架是五大,而常人一般只觉有四大,故每每遇见不好言说的,就将其归于“暗能量”说。
智能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算法”“程序”是什么,有多重要,它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多理解一下“关照”这个词吧。
区块链,去中心化,涌动,自然洞。生命中那个意识后的“本我”。多思考一下这些,投影下的联动和连通,或许就明白了。这,就是简单的密印加持领受,非能量增加大师说。
《国学》,外文名Sinology。内容范围:涵盖各朝各代的各类文化学术。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曾仕强老先生说过,没人能把中国文化具象,中国人的诉求就是通达和圆润。想,按他的理解,应该说,就是中庸之道和自然之道相融洽的一种入世理观。因此,可以说,中国是没有“国学”中心一说的,有的都是“适用”最好。
这个作用理观,我是很信服的,因为它是“去中心化”的一种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景象。读过凯文凯利那本《失控》书,就能感受到,这样的景象如同生命群体的活泼,是最解决大自然生命体征的一种学问。近期,智能网络发展中比较时髦的一个词“区块链”就是具有这样的属性(它是从数学里“处处连续、处处不可导函数”延伸出来的有关区块存在和关系的一门数学分支)。我的理念是比较趋于这一类的。
国学。1,这个词本身没什么,但从严谨性来说,它是不妥的。因为,所有的文化都是世界的,所有的传统文化也都带有某一地域固有的色彩。2,就字意构词上来说,它不准确,“国”从口、从一、从戈、从域,有疆域之意,但没有位置定指。因此,它是一个不能有效确定的一个词汇。因此它是一个泛性词汇,若强行确指,那么很容易带有自我胜优和中心感,即有别于其他所有学识而独尊的潜意。
周有光老先生言:“复兴华夏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辅助现代文化。具体怎么做呢,多数人认为应当符合三点要求:提高水平,整理和研究要用科学方法;适应现代,不作玄虚空谈,重视实用创造;扩大传播,用现代语文解释和翻译古代著作。”我是极其赞同的。师古不泥古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不能以古圣贤之言作为绝对真理而束缚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应牢记的座右铭。
如今,复古现象在某些地方是很迂腐的,对科学和社会的某一新发现,常常有这类阿Q类语“这个,我们老祖宗早就有了”然后再用一组自圆其说的方法给出一个毫无缜密逻辑的推理过程和结论。(譬如对于《易经》《大学》《道德经》《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等,都不应该完全彻底毫无怀疑态度地接纳,而是要站在新文明科学发展观去怀疑,去肯定,去吸收。)
对这类现象发生,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一个躲藏在古代不愿走出来的民族,何言其当下文明贡献?
中国的文化传统究竟是什么,顾准先生说是“史官文化”,他又说: “所谓史官文化者,以政治权威为无上权威,使文化从属于政治权威,绝对不得涉及超过政治权威的宇宙与其他问题的这种文化之谓也”。你可认同这个观点?儒家为什么会一家独大,说白了就是皇权的需要,儒家早已演变成了官吏文化的代言人。
能量。能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标量词汇。它不是矢量,根本就没有正负之分。若有正负矢量性的话,就彻底推翻能量守恒定律,世上,一切言说都是假的。这是基本概念。
一些大师鼓弄玄虚说通过什么什么心念和方法,可以增加人的什么什么正能量,然后就可以取得心念的效果。
说这话的人,连基本概念都不明白,怎么可能是真知呢?
一个人,修为中,无论是增加智慧,还是增加佛道知性,在今天智能时代应该说已经揭示了那个为什么,躲藏在“八识”之后的“本我”存在究竟是什么,那就是——算法,或信息,或矩阵程序,或密。而这个通过什么什么的过程,某人开了智或具有了什么功能。按藏传佛教学来说,就是信印获得了一个加持;按现代科学用语,就是生命“算法(矩阵程序)”获得了一个升级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