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问是的:
为什么要定义自己?
不定义自己会怎么样?
定义自己需要哪些要素
定义自己需要怎么做?
我想,这大概是回答此类问题的一种惯用思考路径。
一、为什么要定义自己?
定义自己说白了,就是自我介绍。就是你如何让别人在头脑中形成对你的印象,以及对你的判断。
现在大部分人快速给人印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找工作的时候,直接递上一份个人简历;另一个是通过加微信,让别人翻看你的朋友圈。直接递简历的场合毕竟不多,因为过于正式,这是一种不多用的方式。但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每年更新一次自己的简历,以便急用。因为作为一个普通 人,谁知道你哪天有被神人惦顾的时候呢?
让别人翻看你的朋友圈,这是目前陌生交往很常用的一种自然与不自然的动作。有时候翻看一下别人朋友圈并不是为了获取多少别人私人性质的东西,而是希望能够快速了解彼此的性情,让沟通能够快速趋向同频。
给别人形成对你的印象,目的是为了减少沟通磨合的时间,尽快让彼此找到能够共享的话题与事情,从而实现“利益均沾”。
一个人对自己的介绍,也可以看出他的自由层次。比如说:
第一层次的人:不自由的人,一般是这样介绍:
我是某某某,我是某公司的(工作单位),我们单位是做什么的,我是做什么的.....
第二层次的人:自由的人,一般是这样介绍自己:
我是某某书或产品()的某某什么人......
第三层次的人:牛的人,一般是这样介绍自己:
我是某某某
第四层次的人:顶级的牛人,这样介绍自己:
这样,我说几句
——以上是张辉对四种自我介绍的概括,我觉得挺有道理。
如果回想一下,自己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很时候都是看情况或者就是第一种层次的模式,这种介绍方式不具备稳定性,也许随着情况的变化与平台的改变,很多东西就不适用了。所以,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往更高层次的介绍自己。
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要么寻找更大的平台,要么自己去创造平台。
二、不定义自己会怎么样?
这是定义自己的反面,很多人没有定义自己的思维方式。率性而为,自然好,但很多时候却也容易产生感性的烦恼。
不定义自己的人,没有方向感。很多人之所以一生很努力,仍然会在某一天感觉到自己碌碌无为,一事无成,那是因为他没有从根本上去思考自己这一生到底要做成什么事。
不定义自己的人,容易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犯迷糊。“大事不犯糊涂,小事不计较”是一个人有智慧的做法,很多时候,我们最怕的就是在小事计较,而当真正大事来临的时候却犯了糊涂。所以,定义自己更多的是给自己一些原则。
不定义自己的人,人格上会不自信。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可能我们一生中前三分之一的时间,最熟悉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同学世界,你所接触的世界会影响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但,由于家庭、经历、工作、生活、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有时候难免会有一些比较参照,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清晰的定义自己,会让自己徒增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任何定义不清晰的人与事,迟早有一天,都会让你重新来过。
三、定义自己需要哪些要素?
一言以概之,定义自己就是不断给自己吹能够经得起推敲与实证的牛皮。
怎么讲?
吹牛皮,从意思上来讲是个贬义,但吹牛皮有时候也是一种自我激励,给自己吹牛皮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头衔,本来不怎么信的,因为自己内心不断赋能相信,于是努力去往这方面努力,做着做着也许也就柳暗花明了。但这个前提是你要真真切切努力去行动。
定义自己需要实力,这个实力包括所拥有的资源、智慧、能力、人脉、影响力等等。
四、定义自己需要怎么做?
这个问题,我不是专家,所以,以下内容仅是我对自己的一些思考。
1.如何来介绍我自己?
谢阳益,《益处人生》的作者,晨间写作者,马拉松爱好者......
这个介绍,其实是很乏力的,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去刷新自己的自我介绍。
2.如何来给人生一些方向?
今天张辉的方法很实用,叫“一页纸工作法”。他列举了他的“驱动人生的一页纸”,我觉得很有借鉴意义。
人生目标:
影响100万人的生活态度
获得精神与财务自由
三种收入:
1.工作带来的收入
2.兴趣带来的收入
3.投资带来的收益
典型行为:
1.体验
2.思考
3.分享
** 终身职业:**
思想工作者
根本原则:
以终为始
思行合一
我觉得,以上两个根本原则非常有意义。以终为始,以预想结果来分解具体的解决方案,让行动更加有据可依,反之,那种走一步算一步的做法,很容易让人半途而废。思行合一,则是要怎么想的,就要怎么去做,最好是把要做的事写出来,然后对着清单一个一个去实践。
比如说,我希望自己是一个能够给别人带来价值的人。那么,要怎么做?
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我在乎的人有可能需要哪些价值?
其次,我能够拥有哪些资源与价值?
第三,如何让去宣传营销你的资源与价值?
最后,要不断地去得复盘成功与不足之处。
总之,要有定义自己的思维与定力,分清哪些是无效率,哪些是有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