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到第七天啦!真棒!
昨天我们学会了制作演讲画布。有了这张画布后,我们的演讲流程和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在演讲中,我们主要通过三种载体传递价值——动作、眼神、声音,三者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演讲风格。
有时演讲风格留给观众的印象会比内容更强烈。
对呀,我就很喜欢《奇葩说》里的范湉湉,她说话时的眼神和动作都好有趣,虽然她的逻辑不算最厉害的,但每次发言都能打动我。
是啊,我也对她印象深刻。
她的发言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她有自己的演讲风格,而好的演讲风格会极大地影响内容价值的传递效率。
那如何做好现场呈现,形成自己的演讲风格呢?
试着想象你现在坐在观众席上,听着台上的人演讲,你会从哪些方面感受这个演讲?
接着你会去听,这时你会结合演讲者的声音和动作去理解TA到底讲了什么。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听众而言,演讲者的动作、眼神、声音是TA演讲风格的综合体现。
演讲风格的意义就在于,它会极大地影响内容的传递效率。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学习这三部分,先来看动作。
在演讲与展示时,我们通常是站立着的,但站这个普通的动作也很有讲究。
人在紧张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双腿合并站立,但其实这样身体容易摇晃。
所以站立时一定要稳,不要来回晃动。
也不要只把重心放到一个腿上,这样会显得过于随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双腿与肩同宽站立,不过不要太宽,否则会显得不自然,而且也不舒服。
如果是在大的演讲台,你还可以选择小范围内走动,但记住,在讲关键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回到你站立的最初位置,通常是舞台中央。
至于手的动作,首先记住一点——要让你的手全程都能被观众看到。
所以不能背着手,也不能把手插在衣服口袋里,如果你是坐着讲话,也不要一直把手放在桌子下面。
如果观众看不到你的手,他们会觉得你是在隐藏什么,或者认为你很紧张。
所以,在不做手势的时候,我们的手可以自然地放在肚子前。至于是合十还是交叉握手还是其他,都没有关系,只要注意双手放松,不要紧握。
我们的手臂同样如此,不要紧贴身体,而是微微打开两侧,这样会让你的气场更强:
这样,我们就调整好了演讲时的体态,这种良好开放的形象也会传递给观众,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
总结一下体态的要点。
而最好的动作就是恰当的手势。
我们通过一个演讲案例来感受一下手势的作用。
情景分析
79岁的模特王德顺
这位演讲者叫王德顺,他是一位79岁的模特,还是一位戏剧和电影演员(代表作《飞越老人院》《重返20岁》)。2015年10月,他受邀参加了演讲节目《一席》,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讲述了自己这一路的经历。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观看完整视频:
http://t.cn/RU7Cbc9
王德顺老师的演讲题目是《追求自由的亡命徒》,讲述了自己如何从话剧团的体制内跳出,从零开始自己的艺术追求。
他44岁开始学英语,49岁开创了“造型哑剧”,57岁创作了“活雕塑”的艺术形式,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70岁他开始健身,并在79岁的时候走上T台,一身健硕的肌肉引发了媒体和观众的热烈讨论。
在演讲的一开始,他描述了自己两年前走T台引起的轰动。
接下来他讲述自己的演出活动单位限制过严,要层层审查。
在说到表示数字和流程的“一道一道审查”时,他做出了由内向外切菜的手势,这也是我们在讲三个主题时可以运用的。
接下来,他讲到去参加国外的戏剧节,想了解中国的哑剧在国际的地位时,他用手由下往上摆动,表示“底层、中间、上层”。
他讲到哑剧的历史,说哑剧的中心从罗马转到法国。
在说到这个地点转换的时候,他的双手仿佛抱着一个球,从画面的左侧挪到右侧,表示“转移”,这就是根据内容灵活使用手势。
接着讲到自己为了创作活雕塑,需要锻炼肌肉,他举起手臂,示意哪些肌肉要练起来。
在说到“捕获到一点点生活的经验”时,他用尾指表示“一点点”。
返回课堂
通过王德顺老师的案例可以看出,演讲时的手势非常重要,它能帮我们更好地传递价值要点,提高价值传递的效率。
我们之所以会对他的演讲印象深刻,除了因为他的内容,还有他丰富的手势动作。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有哪些常用的演讲手势。
对应演讲画布,我们只有两个环节需要固定的手势,一是要点,二是问答。
在介绍三个要点时,我们可以做“切菜手势”,也就是抬起一只手,像切菜那样由内向外,或者由外向内依次移动。
这个手势的作用在于引起观众的注意,你每次“切菜”其实都在告诉他们:“注意啦,我现在在讲重点。”
而在问答环节,手势的目的在于展示我们的开放态度,邀请观众参与互动,所以这时的手势可以是“举手”或者“邀请”。
对于观众人数较少的现场,比如项目提案会,其实会主动提问的人并不少,所以我们可以用邀请手势示意大家直接提问。
你可以边举手边问:“有想提问的人吗?”以示意大家可以举手提问。
看来手势很有用呀,那我们在演讲时应该多设计一些手势是吗?
不,手势不追求多,而是要适量且正确。我们要时刻记住,手势的作用是提高价值传递的效率,而多余的手势反而会降低传递效率。
所以我们要避免多余的、机械的手势,比如摸头、摸脸、搓手等等。
正确的手势是和内容相匹配的,像刚刚案例中王德顺老师的演讲就是很好的示范。
所以,除了“切菜”“举手”“邀请”这三种固定手势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增加手势。
因为演讲内容不一,这里无法一一列举所有的手势,但我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常用手势的汇总表,大家可以收藏起来以后需要时使用。
Abby,你演讲时一般眼睛会看哪儿呢?
我在人数多的演讲场合很紧张,我怕看到下面黑压压的观众,也怕看到有人露出不耐烦的表情,所以,我一般都是盯着观众后面的墙,这样我会放松一点。
虽然这能让你不那么紧张,但是这种做法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观众觉得你不尊重他们。
你想一想,如果有个人和你讲话时眼神游离,一会儿盯着地板看,一会儿看着你背后的墙壁,你肯定会怀疑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在和我讲话呀?
老师,这样听来眼神接触是很重要,可是到了现场,我可能就紧张到眼睛都不知道望向哪儿了。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紧张的原因,如果按前4天的方法准备好了演讲内容,并且按今天的方法练习的话,从能力上看应该问题不大。
所以此时,我们紧张的根源不在能力,而在心态,这种心态就是“试图让每一位观众都满意”,但事实是:即使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演讲也做不到这一点。
作为新手,我们应该把心态调整为“这次只要让一部分观众喜欢就可以啦”,随着你演讲经验的丰富,再逐步调整你的目标。
有了这种心态,你就不会再因为看到几个看手机、打哈欠的观众而惊慌失措,责备自己。
所以对于演讲时眼睛看哪儿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只需要望向那些你喜欢的、认真倾听你的观众。
而且我们要像蜜蜂采蜜一样,眼神接触某个人一段时间后,再看向另一个人,这个方法很好记,就叫“采蜜法”。
不过在紧张的时候去“找观众”,对新手来说是有点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在开场前就确定眼神接触的大概位置。
总体来看,演讲场地分为两类,一是座位平行排列,可容纳人数较多的演讲厅,二是座位以圆桌为中心,可容纳人数较少的会议室。
对于演讲厅上的观众席,我们可以按九宫格的方式划分。
坚持到第七天啦!真棒!
昨天我们学会了制作演讲画布。有了这张画布后,我们的演讲流程和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制作演讲内容就像在准备礼物,完成这个步骤之后,我们就要学习怎么送礼物,也就是如何传递价值。
在演讲中,我们主要通过三种载体传递价值——动作、眼神、声音,三者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演讲风格。
有时演讲风格留给观众的印象会比内容更强烈。
对呀,我就很喜欢《奇葩说》里的范湉湉,她说话时的眼神和动作都好有趣,虽然她的逻辑不算最厉害的,但每次发言都能打动我。
是啊,我也对她印象深刻。
她的发言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她有自己的演讲风格,而好的演讲风格会极大地影响内容价值的传递效率。
那如何做好现场呈现,形成自己的演讲风格呢?
试着想象你现在坐在观众席上,听着台上的人演讲,你会从哪些方面感受这个演讲?
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首先会用视觉。你会看到演讲者的外观、体态和动作,然后注意到他的眼睛看向哪里。
接着你会去听,这时你会结合演讲者的声音和动作去理解TA到底讲了什么。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听众而言,演讲者的动作、眼神、声音是TA演讲风格的综合体现。
演讲风格的意义就在于,它会极大地影响内容的传递效率。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学习这三部分,先来看动作。
在演讲与展示时,我们通常是站立着的,但站这个普通的动作也很有讲究。
人在紧张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双腿合并站立,但其实这样身体容易摇晃。
所以站立时一定要稳,不要来回晃动。
也不要只把重心放到一个腿上,这样会显得过于随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双腿与肩同宽站立,不过不要太宽,否则会显得不自然,而且也不舒服。
如果是在大的演讲台,你还可以选择小范围内走动,但记住,在讲关键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回到你站立的最初位置,通常是舞台中央。
至于手的动作,首先记住一点——要让你的手全程都能被观众看到。
所以不能背着手,也不能把手插在衣服口袋里,如果你是坐着讲话,也不要一直把手放在桌子下面。
如果观众看不到你的手,他们会觉得你是在隐藏什么,或者认为你很紧张。
所以,在不做手势的时候,我们的手可以自然地放在肚子前。至于是合十还是交叉握手还是其他,都没有关系,只要注意双手放松,不要紧握。
我们的手臂同样如此,不要紧贴身体,而是微微打开两侧,这样会让你的气场更强:
这样,我们就调整好了演讲时的体态,这种良好开放的形象也会传递给观众,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
总结一下体态的要点。
动作除了展示形象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帮我们更好地传递内容价值。
而最好的动作就是恰当的手势。
我们通过一个演讲案例来感受一下手势的作用。
情景分析
79岁的模特王德顺
通过王德顺老师的案例可以看出,演讲时的手势非常重要,它能帮我们更好地传递价值要点,提高价值传递的效率。
我们之所以会对他的演讲印象深刻,除了因为他的内容,还有他丰富的手势动作。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有哪些常用的演讲手势。
对应演讲画布,我们只有两个环节需要固定的手势,一是要点,二是问答。
在介绍三个要点时,我们可以做“切菜手势”,也就是抬起一只手,像切菜那样由内向外,或者由外向内依次移动。
这个手势的作用在于引起观众的注意,你每次“切菜”其实都在告诉他们:“注意啦,我现在在讲重点。”
而在问答环节,手势的目的在于展示我们的开放态度,邀请观众参与互动,所以这时的手势可以是“举手”或者“邀请”。
对于观众人数较少的现场,比如项目提案会,其实会主动提问的人并不少,所以我们可以用邀请手势示意大家直接提问。
而在人数较多的场合,比如培训会、公司年会、大型演讲等,观众其实对当众说话也有点小紧张,所以这时你的手势可以更积极一些。
你可以边举手边问:“有想提问的人吗?”以示意大家可以举手提问。
看来手势很有用呀,那我们在演讲时应该多设计一些手势是吗?
不,手势不追求多,而是要适量且正确。我们要时刻记住,手势的作用是提高价值传递的效率,而多余的手势反而会降低传递效率。
所以我们要避免多余的、机械的手势,比如摸头、摸脸、搓手等等。
正确的手势是和内容相匹配的,像刚刚案例中王德顺老师的演讲就是很好的示范。
所以,除了“切菜”“举手”“邀请”这三种固定手势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增加手势。
因为演讲内容不一,这里无法一一列举所有的手势,但我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常用手势的汇总表,大家可以收藏起来以后需要时使用。
关于演讲中的动作要点就是这些,下面来看看第二部分——眼神接触。
Abby,你演讲时一般眼睛会看哪儿呢?
我在人数多的演讲场合很紧张,我怕看到下面黑压压的观众,也怕看到有人露出不耐烦的表情,所以,我一般都是盯着观众后面的墙,这样我会放松一点。
虽然这能让你不那么紧张,但是这种做法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观众觉得你不尊重他们。
你想一想,如果有个人和你讲话时眼神游离,一会儿盯着地板看,一会儿看着你背后的墙壁,你肯定会怀疑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在和我讲话呀?
所以,无论是说话还是演讲,看着对方才能展示你对他们的关注。
老师,这样听来眼神接触是很重要,可是到了现场,我可能就紧张到眼睛都不知道望向哪儿了。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紧张的原因,如果按前4天的方法准备好了演讲内容,并且按今天的方法练习的话,从能力上看应该问题不大。
所以此时,我们紧张的根源不在能力,而在心态,这种心态就是“试图让每一位观众都满意”,但事实是:即使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演讲也做不到这一点。
作为新手,我们应该把心态调整为“这次只要让一部分观众喜欢就可以啦”,随着你演讲经验的丰富,再逐步调整你的目标。
有了这种心态,你就不会再因为看到几个看手机、打哈欠的观众而惊慌失措,责备自己。
所以对于演讲时眼睛看哪儿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只需要望向那些你喜欢的、认真倾听你的观众。
而且我们要像蜜蜂采蜜一样,眼神接触某个人一段时间后,再看向另一个人,这个方法很好记,就叫“采蜜法”。
不过在紧张的时候去“找观众”,对新手来说是有点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在开场前就确定眼神接触的大概位置。
总体来看,演讲场地分为两类,一是座位平行排列,可容纳人数较多的演讲厅,二是座位以圆桌为中心,可容纳人数较少的会议室。
对于演讲厅上的观众席,我们可以按九宫格的方式划分。
把观众席划分为九个区域后,对居中位置的这四个交界点上的观众,我们要主动进行眼神接触。
对于比较正式的演讲,我们通常可以提前进入会场,所以在观众还没来之前,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站在演讲台上。
先扫视观众席,在脑海里把它们粗略地划分成九宫格,确定四个眼神接触点的位置。
然后,你再花1分钟的时间,练习按A-B-C-D点的顺序,一个个点看过去,循环练习。
这样,在正式演讲时,你就可以先在A点附近找那些喜欢你的观众,边和他们进行眼神交流边讲15秒左右,再移到B点,依次进行,最终完成你的演讲。
这种场合的听众相对来说比较重要,他们可能是面试官、听工作汇报的上司和同事、听产品介绍的客户。
所以总体来说,眼神接触最重要的作用,是拉进你和听众的距离,更好地传递你的内容,从而提高传递效率。
有些老师讲课时的声音抑扬顿挫,就算你很困,也愿意专心去听;而有些老师的声音毫无变化,你听一会儿就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又或者,你妈妈用正常的音量叫你去倒垃圾,你可能只回“好,我待会去”;但如果她突然提高音量喊你的名字,你会立刻说“好,我现在就去”。
你发现了吗?当我们用不同的节奏和音量去说同样的事情时,效果会如此不同。
所以在演讲时,声音对于内容的表达也至关重要。
来看一个案例,感受一下节奏和音量的重要性。
随堂演练
暗淡蓝点
下面这段文稿选自科学家卡尔·萨根于1994年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分享了一张照片,这是由旅行者1号在1990年拍摄的,在它离开太阳系之际,NASA给它下达了指令,调转自己的摄像头然后拍摄最后一张关于地球的照片。
而图中的蓝色小点,就是地球。
先看下面的演讲稿,思考一下,假如你是演讲者,你声音的音量和节奏要如何表现?准备好后,大声演说一下这个片段吧。
你对自己的演讲满意吗?我们先来听听这位同学的语音,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他的声音表现合格吗?
00
:
44
我猜你和我一样,根本没耐心听完他的演讲吧,因为他的声音实在是毫无起伏,而且节奏单调,令人乏味。
这其实是没有准备好声音表现的演讲者常犯的错误。我们再来听听,经过准备和练习后,他的演讲变成什么样子了吧。
01
:
07
感受到了吗?他的声音变得有节奏了,而且抑扬顿挫,让人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和我们烦恼的渺小。
所以,如果你的声音在经过设计和练习后,演讲风格会截然不同。
返回课堂
听完这两段语音之后,你会发现,声音传递的信息是演讲者的“情绪”。
平淡乏味的声音会让观众误以为你态度消极,根本不想来演讲;而一直激动尖锐的声音则会让人以为你焦虑心急,太过紧张。
所以根据演讲内容,使用有起伏有节奏的声音,我们才能传递恰当的情绪,提高内容传递效率。
这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来总结一下演讲风格的意义,以及演讲风格的要点。
所以今天是一个录音挑战,大家在做完课后作业后,赶紧去尝试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