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安装了很多当下流行的app。为了跟上时代,中年人有时候会用力过猛。但我从来不跟人说起快手,太low了,与大城市的气质格格不入。
我也几乎没打开过,刚安装那会儿看了几分钟,感叹真是low啊,满屏乡村非主流,小镇伪二逼。
前段时间我爸到北京,他每天晚上准时打开手机回房间。后来发现他竟然在看快手。果然low。
我爸不识字,是文盲。之前写过一篇《我的父亲是文盲》。不识字的他从小喜欢听当地盲人说书。但电视兴起后,走村访乡的说书人渐渐消亡。我爸再也没听过了。
没想到三年前,我爸在快手上偶然发现了说书人的节目,从此每天晚上8点到10点开始说书先生现场直播。
节俭如他,也在听了三年说书后,学会了打赏。经常花1毛钱,点个赞,送个西瓜。
听来了很多故事,他也可以跟他的孙辈们讲述那些传奇故事。小孩把故事点读机之类的扔一边,更愿意听他讲述那些遥远的传奇。他乐得含饴弄孙。更是一晚不落,认真听说书。
在我们那边越来越多人的通过快手听到了久违的说书,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说书行列。甚至有年轻人拜师学艺,加入了说书先生这门古老职业的队伍里。也带来了新鲜活泼的元素,有人使用古筝、吉他等乐器替代传统的三弦。层出不穷的创意,也吸引来更多年轻观众。
我也被快手里的说书人吸引,不断把说书推荐给周边的朋友。
而说书只是快手众多门类中的一个。要幕落的传统行当在这里焕发出勃勃生机。喊了很多年保护地方戏曲,保护乡土文化,没想到在快手上存活下来了。
视频让互联网真正没有了门槛,即使文盲也会用。不要经过复杂的搜索,一点就通过视频了解世界,学习知识文化。他们不认识字,但不意味着他们不懂得道理和关爱。他们对世界同样充满了渴望。
据统计,中国有6000万文盲,超过意大利总人口数。数字虽然庞大,但也是最无足轻重的一个群体,连字都不识,没有一家网络平台会把他们作为用户去获取。正是视频的普及,让他们也上了网。
他们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漫漫长夜中,有视频陪伴,有快手捕捉这个时代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虽然你看不到他们的欢呼,但他们也在某个地方欢欣鼓舞。跟你一样,在网络里徜徉,获取时代的讯息,关注着远方的陌生人,为他加油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