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作者是乔西·戴维斯博士,他的学术研究主要侧重“体现认知”、情绪调节以及情绪神经学,论述刊登于许多专业期刊。在读到这本书以前,我认为时间管理的终结就是时时刻刻不断地提高效率就能达到。但是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时间管理不是那么简单,这也是一个技术活。
第一个技术活就是选择做重要的事情。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到了单位马上打开电脑开始进行紧张的工作,忙忙活活一天,自己明明很忙,但是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每天都在不同的任务之间不停地切换。而且,我们一天下来,干了很多自认为很急迫的事情,但是很多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被搁置在一边。
其实,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这样度过的,很茫然,很焦虑。其实,在每天工作开始之前,做好一天工作的计划,对人物按照重要性进行选择,会帮助我们集中精力完成任务。我的体会就是每天清晨做晨间日记,晨间日记做完与番茄钟进行一次对接,按照番茄工作法逐一完成。在这里其实也是有一条好的经验,就是在番茄中当中挑出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定义为青蛙(我也会在输入法中选择鬼脸),这样我们就会很明显的中到每一天的首要任务和对手是谁,打败了大Boss,一天剩下的时光将会越来越轻松。
第二个技术活是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能量。
因为我们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还要沟通各类用户、接听意料之外的电话、接待各类意外的造访者以及领导临时交派的任务。这基本上是我的工作常态。便面上看,似乎我们已经完全不能在主导自己的精力了。应付上述情况,已经耗尽了我们的心理能量。
其实事实上,不是这样的。通过改善我们的工作节奏和工作方式,是可以很好改善这种状况。
梳理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顺序,将随机的选择消耗集中在一个特定的时段当中,将高强度的压力进行压缩。这项工作完成后,也许你会产生疲惫的感觉,你可以通过短暂的运动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进行缓解,下一步按照计划一项一项完成自己的任务,有条理和有步骤,让工作的节奏回到你能掌控的节奏当中,这样效率也会提高,而你的内心也不会疲惫。
第三,处理好专注与走神。
大家是否有这么一种体验,刚开始工作,那边电话就响了,而电话刚落下,突然想起一个紧急的邮件需要处理,好不容易处理完邮件任务,忽然又想起要给家里打个电话,这些终于处理完了,可是发现自己要做的事情没有半点进展,于是你变得焦躁,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实际上,这就是无法建立专注导致的问题。书中对于这种情况给除了一些解决方法。当然前提还是要做完计划,列出待办事件的先后顺序。按照计划,把时间分段,在每一段时间内只干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未完成之前不开始新的任务。当然为了确保效率,你要关闭邮箱,将手机调成震动,拿走周面上能够吸引你的一切物品,告诉自己,你的任务就是要完成正在做的这件事情。这样,专注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但是,并不是说专注使我们做所有事情必须遵守的原则,有的时候走神也很重要。一般来讲,专注用于那些重复性和规律性的事务,而适当走神用于创作性工作。因为灵感这种东西往往不是在惯性思维下产生的,可能是不经意的一瞥,也可能是随机的一种体验。
从我的工作经验来讲,番茄工作法是十分有效的。他要求将任务按照 25分钟分段,在这25分钟内集中最多的精力和专注力进行工作,没有太大的事件,不能随便停止正在进行的任务。25分钟时间段完成后,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花5分钟休息,可以使锻炼一下、做一些补给或者是发发呆。通过番茄工作法,既能保证高效率工作,又能阶段性和规律性修整,让大脑不完全沉浸在一种状态下。
第四,掌握好饮食和运动。
我记得自己刚入职的时候,因为工作量大,需要时常加班,这样由于精力消耗比较大,需要在疲惫的时候做好补给,那时主要一可乐和甜品为主。结果一两年之后,把自己养成一个疲劳的胖子。其实,这就是由于没有考虑好饮食和运动的结果。
这本书告诉我们,需要以健康和营养的方式进行补给。比如咖啡、茶等,还包括水果。这些东西基本上健康的,而且产生的人量有限。但是也不易过多摄入,尤其是有的人在焦躁和困乏的时候,容易饮下过多的咖啡,这会打乱身体对某些食物的承受能力。使身体平衡,这是补给的一个重要原则。
对于运动,书中认为,运动有利于调动情绪和焕发新的动力。通过运动,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能量,使更多地氧气进入大脑和血液当中,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工作中多做一些运动,对于消耗身体中的脂肪和减重都有好处。
我的经验就是按照番茄工作法,在25分钟之间的5分钟休息时间内做一下蹲起,抻一抻筋,这样保证身体机能保持锻炼。
第五,让工作环境为你服务。
我们大部分人几乎都是集中办公,很少有人能够拥有独立的办公空间。于是在这样的环境才,说话声,电话铃声,打印机声以及物品掉落的声音充斥在周围。此外,我们的桌子上可能有一杯咖啡、一个手伴、一盆小花,这些东西时不时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还有的是桌面上有可能一片狼藉,可能看到桌面,就已经没有开始工作的心情了。这一切,都是影响我们的环境因素。
书中给出了对策,那就是如果你的办公空间比较独立,那就关上门,如果是和大家集中在一起办公,那么就带上降噪耳机,过滤掉噪音。当然,还有一种向内求的方式,那就是每天早上早起一会,利用早上还没有人骚扰的时间,处理重要的事务。当然,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能力改变现在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与环境进行协调。比如,你想增加自己的活动量,那就把经常要用到的东西放得离自己远一些,这样,会增加你走动的频率。如果你想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那么不如就进入一个热闹的地方或者选择一个光线稍微昏暗的地方,让多样性的环境启发你的创造力。
以上就是真本书的主要内容,我认为仔细地阅读这本书,我们会意识到很多我们以前的惯性思维中的很多问题,管理实践,管理精力,绝对是一个技术活,远远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