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够早起,我愿意用脚步去丈量家乡,用相机和文字来记录所见之美。
今天打卡万善公园。
小时候,万善公园于我而言是一个高端地方。
生在农村的我,对于“公园”这样的名称,都心存敬畏,无比向往着。
等我进城读书后,也从未去逛过万善公园。
反倒是后来有了小妞,那里成了姑娘每年春天必定拍照片的地点,那时心里也只有小姑娘,她美了,啥都是好的。
后来,基本上是来去匆匆,哪里有“逛公园”的闲情。
这次,用散步的方式去细细打量这座“名园”。
第一圈,走的是外围,不久看到了十分“豪气”的海会寺,现在黄色的楼宇已经扩大了好多,可见香火定然很旺盛。
过小桥,进入内圈,周围都是晨练的老人家,三三两两的走着,说着闲话。
“早上烧点大麦粥么,再买点烧饼油条么,好嘞!”
“我马上要去菜场买点沼虾,要野生的!”
“吓!现在哪里有野生的?就是野生的大多也污染了!”
“怎么没有,我们那里的水质好滴,吃得放心……”
这群爷爷奶奶,操心的是吃喝拉撒。
“听说那个谁走掉了!”
“哎,年纪轻轻哦!好像还不到六十岁。”
“什么病……”
“还能有什么病,癌症,从发现到走了,就没几个月!”
“至少还拖了几个月,上个月一个老太太带着她的孙子,被碴土车压死了……”
这群爷爷奶奶,关心的是生老病死。
这就是生活,也是无常,应该就是天道。
人都会走向死亡,面对虚无,我们的人生应该怎样走向何方?
想起最近听到的一个词“终极关怀”,是和“世俗关怀”相对。世俗关怀就是关怀健康,财产,地位,权力等等,这些都是无常之物,不可能始终拥有。“终极关怀”的注解可以用《纪念白求恩》里的经典段落 ——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一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想到这里,我不禁笑出了声。
散步可以散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我也是绝了。
斜眼看到路边有很多古诗词灯牌,一时好奇,蹲下细读。
太厉害了,我的大丹阳!
从古至今,大文豪与小文人,从王宫大臣到帝王将相都曾留下诗文佳句。
丹阳本就是齐梁故里,三国时期孙权练兵之处,后来又成了一个大郡县,唐朝的王维、李白、张祜、陆龟蒙、刘长卿等写过跟丹阳有关的诗文,宋朝的苏轼陆游王安石也留下墨宝,元明清皆有文人写下诗词,甚至康熙乾隆下江南,从大运河走路过丹阳也留下了诗文。
这些灯牌早就站在那里,只是匆匆间当然不会留心。
更是想到,人生一瞬,留下这一两首诗歌,可以让后世皆能传唱,应该也是终极关怀的一种。
我继续往内圈走,看到了万善塔,这是丹阳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朝,被毁后,重修过好几次。如今它又被围起来,准备修缮。
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衬景拍万善塔,都有它别样的美。
唯一遗憾的是,从下往上拍摄全景的时候,始终逃离不了人们开发的楼盘。
它们高耸入云,成了万善塔的左邻右舍,怎么甩也甩不掉。
事实上,万善公园已经成为房地产捆绑的宣传卖点,它成为了楼盘的后花园,还是免费的。
就像学校一样,自从回归公办,按片区入学,周围的楼盘如雨后春笋一般,房价涨的更快,虽达不到北京千万级别,但也翻了两三番。
导致学校成了超级航母,硬件和软件都跟不上学生增长的速度。
我的那些老同事们很多都不堪重负。
教育的诗与远方似乎只能是一场梦。越来越多的人内卷其中无法自拔。
哎……
我继续往里走,经过一座移动图书馆。
小小的公园里还有这样一处地方,颇是欢喜。
一个城市的过去是恩赐,一个城市的未来是创造。
图书馆的跟前,是一群在练太极的爷爷奶奶。
他们亦动亦静,有快有慢,时强时弱,一招一式都很用心。
世间的事就像太极阴阳鱼,时间会让一切守恒。
北京有些地方的学区房不是不起作用了么?
我们要守住的是这个城市的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