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问道:二、弟子问仁

  在曲阜的孔子研究院,进门处立有一块石碑,镌刻着孔子的四句嘉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第三句“依于仁”,意即人生的正路以仁为依归。

   仁对于人生的意义,就孔子而言,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他说:“安居于仁的人生是美好的,如果人生的道路不选择仁以自处,怎么算是聪明人呢?”(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论语.里仁》)

  “君子以仁做为人生正途,难道是为了追求名声吗?君子在一饭之间不会离开仁德,在仓猝匆忙的时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都一定与仁德同在。”

  (子曰:“君子去〈处〉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在此简单介绍一个学术问题,《论语》通行本作“君子去仁”,但如此的话,此句意思是,君子离开了仁德,怎么出名呢?难道行仁是为了出名吗?这与孔子思想不符。有学者认为,“去”字乃“处”字的讹误,因为在古文中,“去”字与“处”字字形相近,“君子去仁”应是“君子处仁。”本人赞同这一说法)

  孔子的话铿锵激昂,掷地有声,激起弟子们心中波涛澎湃。但仁到底是个什么鬼?弟子们难免有疑问。在《论语》中,记载了部分弟子向孔子请教“仁”的问题。

 樊迟在孔门弟子中,也许是对“仁”最着迷的人,同样的问题问了三次。

 樊迟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行仁的人先努力辛苦耕耘,然后才收获成果,这样可以说是行仁了。”(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樊迟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爱护别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樊迟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平时态度庄重,工作认真负责,与人交往真诚。即使到了偏远的落后地区,也不能缺了这几项。”(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樊迟三次问仁,孔子三次回答都不一样。小结一下,孔子的回答大致有三点:

  一是“仁”是爱人,心中有爱是仁的根底,无爱即无仁;二是仁爱应先主动付出,就象农夫种田,春耕、夏耘,秋后才会有收成,只想着收获而不想付出的人当然不是仁人;三是仁在日常生活之中,与人和善,工作严肃认真,替人办事尽心尽力,即是仁的行为。

  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他曾被孔子称赞,“仲弓有公卿之才。”(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古时天子、诸侯、大夫以官员身份出现时,总是面南而坐)仲弓出身低贱,孔子说:“普通耕牛生下了毛发赤色的小牛犊,即使不用它祭祀神灵,山川之神也不会舍弃它呀。”(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觪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孔子对冉雍的喜爱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这样杰出的弟子请教如何行仁,孔子会怎样回答呢?

  仲弓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走出门去,像是去接待重要宾客;使唤百姓,像是承办重大祭典;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家服务,没有人抱怨,在大夫家服务,没有人抱怨。”仲弓说:“虽然我不够聪明,但我一定要做到像你话里所说的。”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仲弓是政治上的人才,因此仲弓问怎么行仁,孔子告诉他,作为精英阶层,一定要放软身段,对部属和民众谦恭有礼;使唤民众的时候,要遵重他们,合理安排;不能屁股决定脑袋,自己不愿承受的,却依仗权力支使别人;官职不论大小,都要严肃认真,不可留下怨言。

  孔子的另一名弟子司马牛也向孔子请教如何行仁。司马牛言多而躁,他是宋国人,他的哥哥在宋国执掌大权,与宋景公发生了矛盾,君臣相斗,司马牛的哥哥失败,不得不离开宋国逃亡,司马牛受牵连,逃到了鲁国,拜在孔子门下。司马牛兄弟在宋国失势,多多少少与好说大话,言语不饶人有关。故孔子回答:“行仁的人,言语非常谨慎。”司马牛追问:“言语谨慎,就是有仁德的人吗?”

  哪有这么笨的,这个因果关系能倒过来吗?对于这么不开窃的弟子,孔子耐着性子回答:“行仁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不谨慎吗?”言语谨慎是行仁的内容,但不是成仁的关键,能不能成为仁者,另有根本。

 樊迟、仲弓、司马牛并不是孔门最知名的弟子,要论重要程度,前三名无疑是颜回、子路、子贡。三人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排在前三。子路好勇,对学问之道并不精深。孔子因材施教,同样的问题面对不同的提问人,有不同的回答,因此,接下来颜回、子贡二人问仁,孔子的回答就代表了仁的最高境界。

  先谈子贡。子贡关于仁的问题向孔子请教了两次。

  子贡请教如何修养仁德。孔子说:“工人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磨利他的工具。你生活在一个地方,要为大夫之中最贤良的人工作,并且要结交士人之中努力行仁的。”(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的施惠于民,又能切实济助众人,怎么样,可以称得上行仁了吗?”孔子回答:“这样何止于行仁,可以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觉得难以做到啊。所谓行仁,就是自己想要站稳时,也要帮助别人站稳,自己想要通达时,也要帮助别人通达。能够设身处地来考虑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

子贡非常的聪明,他能摸到孔子思想的最核心之处。但第一讲时也提到过,他言语尖刻,说明心胸还不够宽广。

他曾向孔子说:“我不想别人欺侮我,我也不想欺侮别人。”孔子回答:“赐啊,这不是你做得到的。”(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者,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

  子贡差就差在这一点,以至于没办法争第一,只能与子路争第二。

  孔门第一名,我不用说,大家知道是颜回。孔子与第一名的学生问答如何行仁,绝对令人期待。

  颜回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行仁。只要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肯定你走在仁义的道路上。行仁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要靠别人吗?”颜回说:“请指点一下具体的做法?”孔子回答:“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回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一定努力照你说的去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真不愧天下第一师徒,短短的几行字,就把行仁最重要的两点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一,行仁由己,与别人没关系。我被偷了一只鸡,我立刻顺手牵了一只羊,心里发狠,啍,偷我一只鸡,老子牵回一只羊;别人闯红灯,我也闯红灯,恰好我被抓了,我大呼冤枉,都是某某带头的。这是哪跟哪呀,人的劣根性之一,就是自己不走正道,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

  其二,行仁要守礼。我们看中国的历史,多少枭雄以仁为名义,杀人盈野,流血漂杵。最可怕的莫过于以为自己心存好心,便占据道德制高点,可以为所欲为,这比杀人魔王还可怕。杀人魔王杀人,易见其非。所谓的道德君子以仁义杀人,人不以为非,反而为其喝彩。殊不知自己的头颈之上早已悬了一把仁义之剑,不知何时,就会以大多数人的名义将尔斩杀于无形。孔子告诉颜回,行仁要守礼,仁是内在爱人之心,爱人之心能否行得,你得看别人是否愿意,还得看是否合乎规矩礼法。

  政治稳定的最大秘密,就是看当权者是否受到监督,孔子极力主张的礼制,其实就是西周初年周公制定的约束贵族集团的制度。春秋战国之乱,始于礼崩乐坏,各国诸侯不再受礼制的约束,在为所欲为的道路上日益疯狂。孔子的学说,旨在为贵族立规矩,恢复应有的秩序。

   修己也罢,为政也罢,离不开礼法的约束,孔子、颜渊师徒二人的对话,可谓深远矣。

   颜渊是孔子最为欣赏的弟子,在孔子的内心深处,是指望颜回继承其衣钵的,不料颜回早死,孔子悲痛欲绝。弟子劝他保重身体,别伤心过度。孔子说,我不为这样的弟子难过,我为谁难过呢。孔子的儿子孔鲤过世,孔子都没有如此难过啊。

   斯人早逝,遗憾千古!命运常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兹可痛也!

  总结此篇如下:

  一、仁是爱,爱是出于内在真诚的情感,这是儒家性善论的发端。

  二、行仁由己,千万不可把堕落的理由赖到别人身上。

  三、不同的弟子问仁,孔子的回答不一样,说明什么?条条大道通罗马,仁的内核是一个“爱人”,行仁的道路因个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原则是一样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只要选择行仁,不管什么身份,什么职业,处于何种情境,都可以展现出人性的光辉。孟子曰:“尧舜与人同耳。”正是就此意义而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8,609评论 0 1
  • 季小姐要离职了。 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她的样子,飘逸的民族风纱质长外搭下罩着一个齐刘海中长发妹子,背着双肩包,迷...
    勿小姐阅读 4,064评论 0 2
  • 我看他 过春风十里 荠麦青青 想学他 豆蔻词工 清楼梦好 不及他 桥边红药 年年为谁生 小楼不堪赏夜月 遥寄愁心 到天明
    叮咚的你阅读 3,265评论 0 0
  • 有这样一个小小的社团,每周看一部经典电影,要输出450字以上的影评。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很多电影躺在硬盘里若干年,...
    不能空空阅读 3,301评论 0 0
  • 飞速的车轮热烈地亲吻着大地 西湖的粉荷隐去了绯红的外衣 一路迁徙的汉江兄弟啊 我来了 没背沉沉的行囊 仅携一只芬芳...
    阿承128阅读 1,72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