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月9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西藏定日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关地方和部门反应迅速、组织有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战,特别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央企等救援力量,克服高寒缺氧困难,争分夺秒搜救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抗震救灾总体顺利。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员作为党的中坚力量,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体现,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在工作中,他们恪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勤勉敬业,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风貌,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履职尽责,肩负使命,勇于担当,时刻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不退缩、不畏惧,而是迎难而上、积极应对。无论是地震灾区的前线,还是科技创新的领域、社会治理的基层,都能看到党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创新实干,引领发展确保自己时刻具备创新实干的精神。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工作中,他们注重实践、注重实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方法,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最终将责任使命体现在服务人民上。在工作中,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呼声,他们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这种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党群关系的紧密性和信任度,也为党的事业赢得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内容和要求是由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小家、顾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改革开放以后,共产党员发挥作用就要做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带头人,在各方面的改革中积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身作则带领群众前进。共产党员要努力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先锋模范,成为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的先锋模范,成为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模范。各级党组织要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加强教育引导和严格要求,使广大党员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就党员个人来说,要充分认识到主观世界改造是毕生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永不懈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充分肯定了党性锻炼的意义,也为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指明了方向。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党章要求坚持在经常上下功夫,立志坚而贵有恒,不断完善自身;坚持在认真上下功夫,时刻警醒,一丝不苟,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和“见恶如探汤,见善如不及”的劲头弃恶从善;要坚持在细节上下功夫,既胸怀远大而又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慎独慎微慎始慎终通过长期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新时代的光荣奋斗者,为党旗添光彩,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履职尽责显担当”是新时代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广大党员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