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线上课堂闪亮登场。这个假期对每个孩子终身难忘,突如其来的疫情,禁足在家的自我隔离、随之而来的空中课堂,接踵而来,先有对病毒的恐惧、被大量疫情信息支配的焦虑、接着“葛优躺”的无聊贪玩被爹娘嫌弃,陪学期间加剧的亲子矛盾和摩擦、打卡签到各个平台切换的忙累与不适应和不成功,担忧自己开学后成绩的下降,又控制不了自己的偷懒拖沓的纠结......这大概才是很多学生现在情绪状态的真实写照。面对不断变化的生活、学习方式有各种情绪是正常的,如果没有情绪,反而不正常了,所以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接纳自己的情绪,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调适情绪。
在家线上学习,不像平时在学校,身边有老师和同学,学习上的困难老师和同学随时帮助和交流,而此刻在家孤独无助感,与父母交流不畅,突然增大的学习量,都会生出很多焦虑性恐惧、导致烦躁、精力不集中,这其实是正常的应激反应。虽然这些情绪给人的感觉并不舒适,但会提高你的行动力,总比放假前期昏天暗地玩的无聊空虚更来的实在!
面对这些情绪,如何调整呢:
1、每天早上先列一个计划表,对自己的时间作好合理规划,细化到每个时间段做什么,按计划管理好时间,不致于一天到晚疲于应付,从容有条理的过好每一天,渐渐养成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心绪慢慢会平稳、沉静。
2、寒假在家脱离老师监管本来就需要有自控力,网上学习模式更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自控力。每节课,积极与老师互动,及时做笔记,课后按时间完成任务,如果做不好,主动请求家长监督,同时每日自省,做好自我评价,不断进步,提升自主和自律。
3、虽然不能经常外出活动,但是也可以在室内保持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和头脑活力,运动可以转移我们不良情情绪的注意力;作息如常,保持饮食平衡和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
4、多和有正能量的同学或朋友保持线上联系,分享和倾听彼此学习和生活感受,增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及时向老师请教困惑,用对待朋友的方式对待家长,与父母好好说话,不要总是把最坏的情绪留给最亲近的人。每天早晨与不得不外出上班或值班的父母告别,你会为他们担心,你就强烈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家庭中的重要一分子,你有义务照顾父母,当然也要照顾父母的情绪。
5、闲余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有成就感的事儿,比如练练字,画画画儿、弹弹器乐、动手做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疫情中见闻感受写成文章,试着找些平台发表,帮父母做做家务。忙是治疗一切情绪的良药!
6、关注一些疫情信息和新闻。但需注意你们思想还不成熟、不稳定,道德判断能力较差,容易被网上的一些“谣言”左右,被一些负面情绪裹挟,多看官方信息,多看积极信息,坚信:光可以暗进黑暗,黑暗永远也进不了光中。不期而来的病毒一定多少会带给你一些恐慌和烦恼,但疫情信息中一定会有某个情景,某件事,某句对话瞬间触动你的心灵,让你泪流满面,让你开始思考与生命、人生、亲情等等有关的话题,这时你的心理己悄然成长。
总之,这段时间,你是宅在家里把自己养成一个小胖子、玩成一个游戏迷、变成一个无所事事牢骚客,或者百无聊赖的“佛系少年”呢?还是静下来充分认识自己的目标,思考社会与人生,找准自己学业与人生的方向,奋发进取呢?何去何从,你的选择,既是真实的现在,也将孕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