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个诗意的国度。
我想,每个人很小的时候,就都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耳熟能详吧。
古诗词能给我们带来的一种美好的心情体验。即使不能领悟其中真意,也能体会到那种不可言说的美妙。
及至年龄稍长些,当我们在《诗经》中读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种对爱情热切的向往,对家庭和睦的希冀;还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种对家乡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等等,总会让我们的内心也变得温柔无比。
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那种美好,犹如一颗刚刚发芽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内心;这就是一种文化的烙印,即使历经岁月的风霜,依然难掩其绝代的风华。
诗词,能让我们感性的生活于天地间。即使日子困顿不堪,只要有诗词相伴,依然可以拥有心灵的桃花源。
当然,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花园里,诗词曲赋只是其中一朵灿烂的奇葩。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咱们的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有多少瑰宝,值得我们用心去体悟,又有多少精华,值得我们世代去珍藏。
比如老子,以异于常人的目光,洞悉生命的真谛。其所著的《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却言简意赅。涵括了关于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养生之道等等方面,蕴含了生命的大智慧。
老子的思想,让我们明白:“知足常乐”、“无为而治”是最真。凡事不需刻意,顺其自然就好。在滚滚红尘中,释放最本真的自我,心灵才能有所依托。
再比如,明代大儒王阳明,他的“知行合一”学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从现代的角度去解读,就是理论要和实际相结合。既要有远大的理想,也要脚踏实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在事上炼,在行动中不断完善自己,必要时还要懂得变通,方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民族音乐、戏剧、国画、书法以及对联、灯谜、生活习俗、民族服饰等等。这是一个渊深广博的范畴。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朋友,来吧,让我们在这里相遇,共同徜徉在传统文化的天地之间。感受美,传承美,创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