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偏误:只见成功,不见失败。
游泳选手错觉:不要混淆选择标准与结果,女模特儿为化妆品做广告,她的美丽是一种选择标准而非使用该化妆品的结果。
过度自信效应:人们总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学识和预测能力,请对预测持怀疑态度。
从众心理:就算有5000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团体迷思:所谓集体的智慧并不总是有效的,一个团队中,至少要有一个唱反调的,否则这个团队很可能会做出事后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愚蠢决定。
纠缠于沉没成本:已经投入的时间、金钱、能量、爱等等,不应成为你继续投入的理由。已经投入的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互惠偏误:我帮你,你帮我。警惕小恩小惠。
确认偏误:人们只能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请不要忽视“例外”和“特殊情况”,对自己的信条,请尝试证伪,而不是一味地自我证实,证实多少次也不够,证伪只要一次。
权威偏误: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对比效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现成偏误:我们依据更容易想到的现成的例子来想像世界。请与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与你拥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
故事偏误:人们喜欢有意义的故事,然而真相不会总是那么和谐丰满。
关联谬误:故事的细节越丰富、关联性越强越容易让人信服,然而那是直觉思维爱听故事的强化。请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作重要决定时请不要一味听从直觉的声音,而是坐下来慢慢想一想,会更加理性。
联想偏误:我们的大脑是一部联想机器,很多知识由此而来,很多错误的观念也拜它所赐。警惕过度联想,尤其发现你的联想已经上升到玄学的层面时候。
新手的运气:这是联想偏误的一种情况:错误地与从前的成功建立联系。遇到好的开始,请不要急着做出判断,请测试你的看法,试着证明它们是错的,而不是自我暗示、沾沾自喜,否则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如果有人建议你选择一条“先经历痛苦的道路”,你应该敲响警钟。事情的发展有多种路径,但总的来说,里程碑是明确的,是可以检测的,所以警惕此类说法。
事后诸葛亮偏误:我们的大脑是完美的解释机器,总能为已发生的事情找到合适的理由,即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是可以理解不可避免的。事后可解释其实是想表明事前可预测,然而实际情况是有些事情我们确实无法预见,不论专家或是普通人,我们的预测能力其实都非常幼稚。
司机的知识: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应该特指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获得的真知,而非司机式的道听途说而来的夸夸其谈,事实是,这类知识大行其道,请永远对它们保持怀疑的态度。
控制错觉:你实际能控制的很可能比你以为的要少,请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其他的,听之任之吧。
激励过敏倾向: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好的激励机制会将目的和激励联系起来。
回归均值:很多日常的事情(《黑天鹅》里所谓“平均斯坦”)通常都会有围绕均值上下波动的基本规律,对这类事情要保持平常心。
公地悲剧:公地悲剧是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的对立面,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归集体承担的地方,就潜伏着公地悲剧,私有化和加强管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结果偏误: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作决定的过程,然而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做的决定不对。请仔细研究作决定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评判结果。
选择的悖论:在端详面前的选项之前,仔细考虑你想要什么。请你写下你的标准,并务必遵守它们。在存在无限选择的年代,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稀少性谬误:物以稀为贵,少即是多,我们面对稀少性总容易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请按价格和作用判断一样东西,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是否很多人都想要它、都买过它。
讨喜偏误:某人越讨喜(外表有吸引力、出身、个性、兴趣与我们相似、觉得讨人喜欢等等),我们就越倾向于从这个人那儿买东西或帮助他。因此在判断一笔生意时应该坚持不受卖方的影响,可以直接想象他/她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禀赋效应:当我们一旦拥有某个物品,那么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我们赋予了这个物品一种特殊的感情,并且认为可能的买方也应该支付这份情感的价值,这显然是荒谬的。其实都是身外之物,何必纠结。
奇迹: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的发生没什么可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
忽视概率偏误: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除非风险为零。因此在需要慎重评估风险的时候,请找到一个合理的风险计算方法,而不是依靠直觉。
零风险偏误:很少有事情是绝对无风险绝对稳妥的,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并学会满足于保持相对稳定、平衡的生活状态。
忽视基本概率: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存在一个基本的发生概率,当你具备或面临的条件并不突出时,请对事情的结果有一个基本的概率判断,这是一种理性成熟的表现。
赌徒谬误: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但独立事件不存在平衡的力量,比如赌博、彩票。请仔细观察,看你面对的是否是独立的事件,如果是,请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否则请考虑回归均值的情形。
锚定效应:锚定是一个或多少参照点,信息不足时,我们可以利用锚定作用合理地估计未知的问题,也可能在房地产买卖、艺术品价值评估、商业谈判等类问题中受锚定效应的误导,此时请拓宽你的信息获取渠道,避免只听信一家之言。
归纳法:归纳式的思维方式很常见,通常也比较有效,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尤其面对重大的选择或判断时,请对归纳得来的结论心存戒心。
规避损失: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这也称为损失厌恶。如果你想说服某人,请不要用可能的收益做论据,而要说他这样做可以规避一种可能的损失。
社会性懈怠: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担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在团队管理中,可以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懈怠弊病。
指数增长:我们对指数型的数据变化天生不敏感,当事关增长率时,请不要相信你的感觉,而是求助于计算器。
赢家的诅咒:拍卖活动中的赢家大多是事实上的输家。除了普通的拍卖,项目的竞标、网购时在多个同类商品之间的选择都有拍卖的特点。在此类活动中请努力掌握充分的信息,并坚持底线,否则应避免参与进去。
基本特征谬误:在有人参与的活动中,我们往往会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而低估大的环境因素,然而孤立个体的影响力往往十分有限。人生如戏,我们的表演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情境,并且往往是被其裹挟着滚滚向前。
错误的因果关系:人类不仅是有理性的动物,更是有理由的动物,我们倾向于为所有事情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缘由。然而有些看起来是“因为-所以”的关系,却往往只是有些关联,甚至毫无关系,请仔细辨别并且避免事事都要找个理由。
光环效应:光环效应的作用方式是:我们由容易得到的或特别明显的因素,比如一家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势,比如某人的某一个方面(美貌、社会地位、年龄),自动推论到更难查明的特性,比如企业的管理质量或发展战略,一个人的才能、品格。做评价时,请努力排除那些醒目的特征。
替代途径:是指所有同样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情。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做决策时,请你时刻考虑你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
预测的错觉:“预言未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他们自己一无所知的人。”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
框架效应: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我们的表达会受到背景、环境、方式、形式等多方面的影响,结果可能大相径庭,请在表达或者聆听时,都注意到这种影响。
行动偏误: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在不明情形下我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随便什么——不管它有没有帮助,之后我们会感觉好点,虽然其实什么也没有好转,甚至更糟。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
不作为偏误:这种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然而,“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在你心知肚明的时候,请勇敢行动起来!
自利偏误: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请珍惜那些直言不讳的朋友和团队中老爱挑刺找茬的人。
享乐适应症:人们对生活中能带来幸福感的很多东西都会慢慢适应,慢慢淡化。换句话说,很多幸福是不能长久的。为此,有这样一些建议:1,请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例如往返交通、噪声、慢性疲累等;2,请你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比如汽车、房屋、分红、中彩票、得金奖等;3,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请设法让自己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权,做喜欢做的事(能充分投入注意力的事),为友谊投资,等等。
自我选择偏误:当我们本身就是样品的一部分时,请不要惊讶有你的存在。有点难理解,简单说来,请不要以置身事外的心态去评价、抱怨身不由己的我们或者他人。
认知失调: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请直面人生中的挫折,不要对自己撒谎,只是为让自己好受一点。
双曲贴现:古人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近来人们老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回来还是得面对生活中的一塌糊涂,无非多了一身旅途的风尘和一堆再也不会看的照片。说走就走是有前提的。控制冲动,延迟满足,这样的行乐才更有含金量。
思维偏误总结——读《清醒思考的艺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幸存偏误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 幸存偏误意味着:你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