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不碰的酒杯,像极了一个远道的朋友,日日思君不见君,时空相隔,备受煎熬。一旦相逢,欢饮老酒,畅谈古今,了却思念之苦,颇有点久旱逢甘雨的味道。
关于酒,其实我以前是能喝点的,酒量犹如赋能,不能论斤称,但是可以论持久战。在北方,一般的酒场能坚持下来,就是福气,如果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就算在酒的江湖里有了方隅之地。
喝酒能促进感情交流。平时见面只点头不搭话的关系,可以趁着二两酒下肚攀个交情,年龄相当的,称兄道弟就显得是一家人了,就是假装生气娇嗔一下,也是能够容忍的。更别说本来就关系很铁的。交了心就是朋友了,多个朋友多条路,毋庸讳言。去年我驻县时,头三脚难踢,局面一度不好打开,工作不被理解不被接受,无奈之下抓住他们的要害一顿整治,雷霆手段之后必有甘霖雨露,但是他们躲躲闪闪不和我正面交流,近乎孤立。分析之后,试图怀柔。一场小酒下来,大家宛如结义弟兄,感情如同瓦岗寨般坚固,以后就全是坦途,再无遮拦了。分别时依依不舍,这些人到现在还有交流,有好事还会想着我。
喝酒可以化解尴尬。如果言行举止失当令人误解,一场尴尬在所难免时,没有什么是一场酒不能化解的。有一次两个哥们因为言语互相伤害,弄到拍桌子震椅子,互不相让,事后都有悔意,但都不好意思先开口。于是乎,看时机臻于成熟,我邀请二人赴宴,从中作文章。两人求和若渴,酒杯一碰,往事不可再提,从窃窃私语到开怀大笑,把酒言欢,觥筹交错,直至忘了我的存在,反倒冷落了我这个气氛营造师。看他们握手言和,重归于好,一笑泯恩仇,沟通从心开始,真是不亦快哉。
喝酒可以让人有勇气解决日常不便开口之事。酒壮怂人胆,有的人内向,说出口来估计会伤害感情的事,他是绝口不提的,宁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他在喝了酒之后,胆子就来了,敢说敢做敢当。其实那些事不过是微末毫芥,说出才可能就迎刃而解。这酒可就起到莫大的作用,逞一时之勇,心想事又成,此时风头无两了。这时候尤其适合要账,酒蒙了脸,不好张口的不妨狮子大开口,有枣没枣捞一杆子。但最好不要跟喝了酒的人要账,倘若遇上欠账的也喝了酒,他的胆子变得更大,十有八九弄巧成拙。喝了酒也适合向意中人求爱。不用花言巧语,不用玫瑰鲜花,不用蜡烛横幅,大着胆子说出口,你的那个Ta也许正在窗口踽踽独行,等着你那振臂一呼呢。你看,真是一酒可解千愁。
喝酒可以解闲愁,却不能解真愁。累了醉了,脱了睡了,一觉睡到天亮,明天有事再说明天的,啥也别想了,今天告一段落。天塌下来,与我何干!酒虽能解一时之郁,但是真要有过不去的坎,全靠喝酒也是枉然。岂不闻借酒浇愁愁更愁。有的人是酒晕子,天天泡在酒池里,不去想办法突围,毁的可是自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可怕的,是无故寻愁觅恨,单靠酒?这是解不了的万古愁。酒能缓一时之愁,不能解一世之忧。李白酒后戏弄高力士,言诗挥笔立就,逞一时之快后,并没有影响他月夜醉酒坠湖之殇。
喝酒要有度,不能尽其兴不问后果。这是一个自我管控层面的问题,酗酒者不算在列。曹丕乘乱纳甄氏据说也是喝了酒的,因为他深知曹丞相所爱,不喝点怎能有此胆量占得先机。曹军出征指派曹植为参军,曹丕忙邀曹植过府饮宴,曹植贪杯以至于耽误了行程,最后失去曹丞相信任,世子之位就这样易手曹丕,据说曹丕当时仅仅是微醺。瞧这弟兄俩!曹植饮尽此生属于他的美酒,渴死八斗岭。
酒能乱性招祸。古代有醉酒以观其行说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人灌醉看他本性是什么样,言下之意可以考察一个人的定力,量才使用。我以前有个管人事的领导常说,不能喝没人怪你,但是别逞能勉强喝,明知会出丑而强而为之,就是你的不对了。酒后失态的确让人尴尬,亲者痛仇者快。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就是好酒之徒,经常喝酒失控,残暴本色尽显。酒后鞭打士卒是他的经典桥段,虽然他有时将计就计,多数时间他是失控的,最后他因积怨众多,酒后酣睡,被手下士卒杀害,岂不令后人唏嘘。
喝酒能传佳话。“世人皆醉我独醒”是境界,令多少人难以企及。“酒不醉人人自醉”是气氛,能令人达到无我的状态。“酒逢知己千杯少”是读书人的终极追求,为了知己连命都舍得,喝一千杯,真是传说中的海量,还没喝完时,恐怕都已醉死了吧!“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是教人学坏还是学好,这观点有点高冷。我想古代真圣贤皆清心寡欲做学问,没空喝酒,所以他的著作虽然等身,却非常晦涩难懂,高深莫测,只怕写的书卖不出去,只能送人。而饮者,终日呼朋唤友,肚里只有半瓶子醋却敢叫酒肉朋友们把他捧到天际,爆表朋友圈,又怎能不留名史册呢!
不过我私下以为,终日沉醉的人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思想被酒精占据制高点,文字和灵感必然屈居其次,连砚台都时常干涸的人,还能为人类做出惊天动地的贡献来?一点不喝,脑细胞不活跃,激发不了最大多数大脑皮层神经元,平时就是再巧舌如簧,只怕也落不到纸面上一个字,最多也就是每晚勉强凑足一百字,发了充作日更。又怎么能够留其名。清代性灵派代表人物袁枚,不仅文字了得,吃喝也不含糊。他的《随园食单》与《随园诗话》一样传播得非常久远,据说前者印刷后外销,购者经久不衰,传到日本被广泛喜欢。人云有好菜必定有好酒,这位号称随园主人的大师,家里客人络绎不绝,应接不暇,他家大概就是一星级酒店,不知有没有加盟连锁。袁大师倡导微醺,不要大醉酩酊,也不要滴酒不沾,他说两者都算不上性情。
微醺是大多数人的期望。酒量超大和酒量极小的人都是少数,酒量一般的人才是主流,主流人士不刻意追求极端,微微喝点酒,不伤大雅。既能横槊赋诗,又能慨当以慷。灵感的火花四溅之后,白月光下深情朗诵忧思难忘,读读温酒斩华雄,侃侃单刀赴会,不亦快哉!
无酒不成文。文学作品里的著名饮酒场面实在举不胜举。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喝的是琼浆玉液,红楼梦刘姥姥喝的是一整套的大海碗,水浒传武二郎不喝完十八碗还不一定能打死景阳冈的猛虎,三国演义尽是酒壮英雄胆。酒是聊不尽的古今话题,常聊常新,大醉容易酿悲剧,不喝又显得不合群,微醺,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