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正文 :
过了小年,小城的年味儿更浓了。年货市场里布满了商家小贩,卖鸡鸭鱼肉的、卖烟花鞭炮的、卖烟叶烧酒的、卖点心糖块的、卖年画春联的... ...过年的欢快歌声启动了喜乐的旋律,大红的灯笼渲染了开心的气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热气腾腾的年味儿。购物的城里人,赶集的乡下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人们把最美好的心愿装进年货带回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忽然忆起,小时候,每逢过年,孩子们都能穿上一套新衣服,收到大人们的红包,去亲戚家拜年总能收获满满一口袋的零食。白天玩响炮,晚上放烟花,夜里提着自制的灯笼,和小伙伴们玩得不愿回家。那时候,过年之于我们,是有趣、好玩,以及平日里得不到的优待。
有人说:现在过年的花样越来越多,但年味儿却越来越淡了。的确,在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发展中,我们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曾经,那除夕夜的热闹非凡,那春晚各样的节目中的烟花狂欢。各式各样的迎新活动络绎不绝。反观现在,除了各式迎新活动仍在,多数商场的广场上国风的大红灯笼和装饰品外,其他的,倒也是冷冷清清,还有烟花,除了少数的乡村能够,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可就见不到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年味儿真的淡了,伴随着我们生活的发展,就算不是过年,也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换成以往啊,除了逢年过节,根本就没有办法买到什么啊。许是如此,过年的重要大不如前,年味儿才会变淡吧……
烟花早已销声匿迹,除夕也已成为回忆,更替的时间中,变换的时日下,不变的是心头美好的祝愿,真切的回忆。更忘不掉的是在与笔墨纸砚的邂逅中,全家齐心的忙碌里,谈笑风生的餐桌前,亲情肆溢的火炉旁蔓延的年味儿。这年味儿,浓浓地糊在心头,淡淡地记在心里……
年味儿,又去哪儿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