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味道总是记忆最深刻的,缘由也许是因为妈妈菜是孩子味觉的最初记忆,从母乳到第一份米糊,第一碗粥,到每一份家常饭菜,在母亲的哺育下,渐渐长大成现在的样子。想家,过年想回家,也多半是想念妈妈做的菜。
现在有些餐厅搞噱头,有时候也会推出一些妈妈菜,或者美其名曰:妈妈的味道,其实无非是一些像雪菜卤豆腐、家常小炒肉之类的菜肴,取其形,而失其神,不过是用一些词语和食材勾起思乡怀旧之情罢了,哪里会有什么真正的妈妈的味道。要想吃到妈妈的味道,非要回家去吃不可。
每次回家,普普通通的菜肴,都能多吃一碗饭,无他,妈妈做的饭菜就是毫无理由的觉得好吃,哪怕是一碗腐皮炒青菜,一碗丝瓜蛋汤,都觉得特别可口,不知不觉,就吃多了。我和弟弟初高中时走读,每次回家,弟弟只要吃到家里的雪菜,就总是特别的来胃口,饭吃饱,再夹一大口雪菜在嘴里才肯放下筷子,也不怕咸,至今都被我们拿来闲聊时取乐。
读美食类的书籍,对于书中各种未曾尝过的美食,偶尔会有幻想,生出想要赶赴一场美食之旅的冲动。但当看到和童年相关的美食描述时,却总是感叹也感伤。记得有一次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说到煮咸水栗子:
在栗子上切十字形裂口,在锅里煮,加盐。栗子是甜滋滋的,加上咸,别有风味。煮时不妨加上八角之类的香料。冷食热食均佳。
淡淡的文字,却牵出儿时的记忆。煮栗子,或者蒸,或者炒,或者直接就把打下来的新鲜栗子剥开来吃,味觉的记忆就如一种情绪,平时压抑在心底,但只要一尝到那个味道,一想起来,就如洪水般汹涌起来。朋友圈里有时会被家乡的美食刷屏,想来大家都和我一样,在儿时常吃到的食物,到成年后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这些食物不能看,不能提,一看到,一提起,就无限惆怅地纷纷说道:那时候多好啊!
这几年因为工作原因,天南海北的出差,总是能吃上些当地的菜肴。有高大上的,安格斯牛肉、辽宁活海参、法式鹅肝、东星斑、濑尿虾……也有本地的特色菜,三白油条、杂菌汤、烤豆腐、无锡酱小排、盐水鸭、果木烧鸡……每次尝到,味觉被惊艳到,也能够惦记上一段时间,但是渐渐的,也就淡了。只是偶尔拿来当做谈资说起,并没有多少情绪在里面。
少年心事总是吃,现在想来,是记忆在作祟。但也并不总是年少时才惦记着吃,从而变成吃的记忆。吃是终身的事业,人可以不工作,不学习,甚至不睡觉,却不可以不吃,因为吃不仅是本能的欲望,也是生存的必须。古语云:食色,性也。
我想,大抵一个人至少对吃还抱有兴趣,那么他对生活还有热情。在王小波的小说《似水流年》里,提到了一个刘老先生,在死前还惦记着吃一只鸭,几次掀开锅盖,留着哈喇子等鸭子煮熟,煮得皮软肉烂,为此不惜等上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人,按书中王二的说法就是:他身上还有足以让他活下去的能量,真希望他得到延长生命的机会,继续活下去。
但愿我们一直都爱吃,也一直对生活充满热情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