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中篇小说)【14】

            -岁 月  留  痕- 

        (中篇小说)【连载】

                    文/高  旗

十四、身份谜团

        铃木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纸条,说:“高司儿,听说你被开除了,丢了饭碗,我也很难受。对不起高司儿,你受牵连了……”说着,铃木向我父亲深鞠了一躬。

        我父亲对铃木的举动有些不解。可他毕竟是可靠的朋友,也许这是日本人讲究礼节,对朋友表示一下安慰吧。

        我母亲直言道:“他脱了这身黑狗皮更好!免得别人背后骂他‘汉奸走狗‘的……这下省心了,再也不招人骂啦!”

        “高司儿,你去神树吧,这是为你写的推荐信。神树伐木场的经理松井东一,是我长崎的同乡,你到他那工作吧。”铃木说着把纸条递给了我父亲。

        我父亲喜出望外,说:“谢谢铃木君!你对我的帮助大大的!”他学日本人的样子向铃木鞠了一躬。铃木一把扶住我父亲的肩膀说:“是我应该的。”

        第二天,我们家便乘火车去了神树。

        看过铃木的推荐信,伐木场经理松井东一说:“铃木介绍来的人,我放心的。”他问我父亲擅长什么手艺,父亲说他对厨房的活计都熟练。父亲心里有底,在东北军干了10多年的后勤管理,当个伙夫是绰绰有余的。

        我父亲成了伐木场的一名炊事员。

        神树镇的环境与圣浪大同小异,只不过人口多一些,集市更繁华一些。

        我家住的是别人闲置的两间木屋,稍做修缮,比在圣浪住的房子强多了。

        我大哥7岁了,被送到神树小学读书。

        学校放假的时候,我母亲就领着我大哥二哥去镇里集市上逛街。我大哥长的虎头虎脑的挺招人喜爱。有一家干果店的老板特别爱逗伺我大哥,每次路过,他都抓把干果往大哥的口袋里塞。每次都不空手,我母亲都不好意思从他店铺前路过了。

        我母亲对我父亲说:“街上干果店老板,一看到咱家小胖就给他好吃的。我都不敢从他那路过了。”

        我父亲说:“还是咱家小胖招人稀罕呗。”

        “别的老板咋不那样呢?我琢磨有点不对劲儿。赶哪天没事,你领小胖去一趟,向人家表示感谢一下。”我母亲说。

        几天后,我父亲领着我大哥专程去了那家干果店。

        干果店老板有四十多岁,身材很魁梧,一脸和善。看见我父亲领着我大哥来了,马上起身打招呼:“小胖来了。”看见我父亲,他一抱拳,“这一定是高先生了?”

        我父亲有些惊讶,这位老板怎么知道我姓高呢?

        看出我父亲的表情,老板说:“高先生,我姓张,叫张连科。”

        我父亲笑着说:“是张老板,您生意兴隆啊。我是来向您表示感谢的,您经常送小胖好吃的,我们有点过意不去了。”

        张老板说:“请高先生进来坐吧。”

        张老板给父亲递上一杯茶,开门见山地说:“我知道你会来的。我对你儿子小胖好,啥原因呢?现在不便细说。知道你在圣浪车站当警察,被革职了。不干那破警察更好,不给日本人卖命,也省着让老婆孩子为你担惊受怕了。老高,你现在拖家带口的,家庭责任很重。有些事不告诉你,是为了避免你受到不必的牵连,明白吗?”

        听了张老板这些话,我父亲反倒云里雾里了。但人家告诉咱不必知道的事,定是有道理的,那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我父亲说:“我明白了张老板是为我全家好,我再也不多问了。”

        张老板哈哈大笑:“高先生一点就通,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好了,我喜欢你家小胖,很正常嘛,这招人稀罕的孩子,走哪都有人稀罕。是吧,小胖啊。”说着,他抓了一把蓝莓干塞给我大哥。

        这天,我父亲下班回来,领回来一个人。

        这个人50多岁,山东口音,长得膀大腰圆,相貌却和蔼可亲。因他饭量大,在伐木场吃不饱,父亲就领他到家里“加餐”。家里有一些玉米面,我母亲专门贴了一锅大饼子,熬了萝卜条汤就着黄瓜咸菜,就算是“硬伙食”了。

        吃饭时,这汉子显得很拘束。我母亲知道他是不好意思放开胃口吃。因为家家粮食都短缺,舍不得吃一顿“全粮宴”,每顿都多掺合些杂菜凑数量来填饱肚子。

        我母亲说:“既然来了,就不行装假。吃一口也是吃,吃一百口也是吃,为啥不吃饱呢?”

        这个大汉才吃了仨大饼子。

        我大哥天生有人缘。吃完饭,大汉就和我大哥“恋糊”上了。他把大哥抱在腿上,用两手做“藏小猴”游戏,就是两手抱一团,从指缝里露出一个指尖,猜这个指尖是哪只手的……我大哥虽然屡猜不中,却很开心。

        接着,大汉又教我大哥画画。一支铅笔头,一捏在他那老茧纵横的大手里,就戏了魔笔。在纸上“唰唰”几下,就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画束:萝卜、白菜、兔子、松鼠;梳着歪桃的淘小子、扎小辫的俏丫头、叼烟袋的老太太……线条简洁,形象逼真,令大哥惊奇连连。

        从此,我大哥就对绘画着了迷。后来,我大哥知道他姓张,叫张俊卿。闯关东好多年了,他比我父亲大2岁,我大哥叫他张大爷。并拜他为师学画面。二人成了忘年交。

        我大哥后来考上北安美术师院,成为职业画家,启迪恩师就是这位山东大汉张俊卿。

        有人会疑问,当年这位闯关东的汉子,是如何掌握了这门娴熟的绘画技艺的?他为何不在美术艺坮上施展才华呢?偏偏到东北林区来抡斧头、拉大锯、扛大个,做伐木工人呢?

        一个对信仰执着的人,会舍弃自己的一切,来为信仰献身。我们现在所讲的:舍小家为大家,不是也有这层含义吗?

        1944年的深秋。这天,我父亲下工回来,脸色沉重地对我大哥说:“你张大爷出事了!”

(未完待续.请看第15章《52岁又从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71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8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207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5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50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3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8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3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5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8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7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3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98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9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