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教育的方式,暴露了你的社会阶层

周末陪娃上课外班的时候,谈谈妈一边晒儿子的绘画作品,一边吐槽对学校教育的不满:

你们不知道,现在私立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新概念一,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英语,上来就是抄课文,抄完不还是啥都不会?

那些老师也不负责任,一个班30个孩子有25个孩子会了就认为是都会了,接着往下讲。可是你要说这25个孩子里学得好的没有在外面报班,你来找我!

我们那学校就是个烂学校,一天能安排五节语文课,那孩子的素质还怎么发展,我索性让他休学在家,专心在家画画、看展、读经了。

你看看,这些都是我儿子的作品。你不知道,孩子13岁以前都是灵性十足的,随手涂鸦都是大师级作品。他们就是鉴赏大师,大家的作品全都能看得懂。

我们每年回上海都要去看展览,上海每个学校都会发本展览馆的护照,让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去,人家那才叫素质教育……

谈谈妈唾沫星子四溅的样子每周都要在这里上演一次,基本上是以抨击教育制度为主,辅助推广素质教育的好处。

我们质疑孩子的学习是不是应该家校配合;如果不能接受老师的方法为什么不想办法给孩子换班或转学。

她霸气回应:我是穷人!

果然,贫穷限制了你的眼界。

看待教育的方式暴露了你的社会阶层。

01  特长不等于素质教育

朋友小小在年过30以后,才慢慢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那些早年默默吃苦受累的同学们发展得都不错,而我们这些上个小特长班就以为自己不含糊的人,到现在除了年龄以外,就跟人家没什么相同了。

小小说,自己曾经仗着有门特长,并没有把成绩太当回事儿,更有些看不起那些死磕课本的孩子。

即便高考的时候别人都走了一本的院校自己勉强上个二本,还天真地以为别人家的孩子是家里有钱才买来了好学校。

殊不知,高层次的人早就提前就规划好了孩子努力的方向,低层次的人才会意淫别人只是用钱来解决善后问题。

应试教育有看得见的比拼,而素质教育却有着看不见的暗流涌动。

你穷极一生也见不着面的大师只是别人家起步入门的老师,凭什么认为自己会在素质的比拼中脱颖而出?

何况那些出生比自己好的同学们不仅占据了优势资源,还比自己努力太多。

现在想来,拉开差距的根本不是什么素质,而是一开始你对待教育的态度。

从提出素质教育算起,至今已经有30多年了。

很多人告别了“唯分数论”的填鸭式教育,但又滑入了“唯素质论”的斜坡。

尤其这几年快乐教育的理念大行其道,学校任务稍微重一点,家长就怕孩子中了应试教育的毒。

但素质教育远不是学个特长那么简单。

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再多的花拳绣腿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02  真正高素质的孩子应试能力也不差

去年高考之后,北京状元熊轩昂大火特火。不是因为分数考得高,而是他的一番“大实话”扎了所有家长的心: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

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比他们多走很多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对我学习习惯、性格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

因为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这几年的高考状元早就不是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的天下。

去年,四川理科状元出生知识分子家庭,没事儿就拿两套题出来做做当娱乐;

贵州的高考状元家境很好、颜值高,还会播音主持;

陕西状元打得一手好篮球,还是一名健身达人……

真正高素质的孩子应试能力也不会差。

因为真正的素质教育,是让学生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更爱学习、更会学习。

没能力参与竞争的孩子和家长才会整天把素质教育挂在嘴边自欺欺人。


03  对基础教育的认知该升级了

2017年10月,清华附小小学生的论文《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在各媒体刷屏。

刚刚六年级的孩子们利用大数据,详实地、全方位的分析了苏轼,形成了长长的论文,让许多本科生、研究生惊呼自愧不如。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基础教育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读读、背背、写写的填鸭式知识传递。

但实际上,基础教育的发展潮流早已从素质教育跃迁到了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一词中的“素养”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素质和修养”,而是指个体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特别是成为一个良好的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技能、态度、价值的综合,涵盖宽广和丰高的教育内涵。不仅能帮助学生积极回应当下的生活需求,同时能迎接现在与未来的挑战。

复旦校长杨福家说:

在信息更新迅速的现代,能拉开人和人之间差距的,不再是她掌握了多少知识信息,而在于迅速吸收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可见,基础教育的目的并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

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中,如何用脑、如何思考、如何发散、如何整合,从而收获终身学习的欲望和能力,成为终身教育的基础,才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

04  被固化的不是社会阶层而是认知水平

无论人们把当代中国社会划分成几个阶层,阶层分化是不争的事实。

但阶层分化并不等同于阶层固化,孩子的阶层也并非完全由父母的社会阶层决定。

有研究表明,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

能突破阶层的穷人家的孩子凭的也是父母对重视教育,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引导孩子。

可见,阶级分化并不可怕,对教育的态度和认知,才是决定社会阶层的关键因素。

对于不敢面对竞争的家长来说,去学校上课等同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等同于洪水猛兽,所以,能躲多远躲多远。

但在有拼搏精神的家长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在填鸭,吃苦是一种资本、一种历练,是为孩子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宝贵品质。

比阶层固化更可怕的,是认知的固化。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说的其实不是阶层固化,而是下一代沿袭并重复着从前的经验和认知,活成了上一辈的样子。

事实上,不论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还是核心素养,都不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能否适应竞争,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才是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