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缘迈入青年教师共读营这片小天地,第一次参加共读活动,第一次每天共读后写点滴的感受。因为是第一次,就有了督促自己必须完成的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我被时不时的感动牵引着,思考着,也促使我反观自己的工作,这样的时刻已成为我生活中很有意思的部分。所以,当一本书读完的空档期,内心竟有了点失落感,这或许也佐证了相关活动的某种意义。
读书,采用共读的形式,很迎合当下时代的特征。读书,本是件很私人的事,特别是成年人的阅读。但近些年共读的流行成了一种趋势,参与其中,我好像明白,为什么会有共读的土壤衍生。如果一个人可以主动积极地静心阅读写作,那么参加与否意义没太大区别。而对于不那么自律,需要一个环境来培养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的人,参加共读倒是福音。网络环境既能拉远人们的现实感,同时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达到交流、协作的效果。当然,时下的不少网络共读,还没有达成较优化的阅读预设。
我本也是个喜欢阅读的人,阅读给予了我生活中特别的滋养。我有读后摘抄的习惯,但读后漫谈感悟并每日诉之于笔端,我是第一次做。这与李校长倡导的“教育叙事”倒有几分相似。虽然我是语文老师,但对于写作,一直没有什么兴趣。(对自己的教育生涯也没有认真追溯过。)亲自操刀的也只有偶尔为之的下水作文。我曾为学生的”写作情结”而困惑、苦恼,但这种困惑与苦恼,充其量也只算是流于形式的情绪化表达,与学生的写作心态别无二致。我没有把难题当课题去研究的心态。为什么写作会成为学生们的难题,甚至连老师也不愿意热情参与?我想这多少与我们传统教育中的评价体系有关。学生的作文能时常得到以高标准严要求为纲的老师们的青睐者寥寥无几,学生阅读时长被各科作业无情碾压,阅读的范围也被重重划定限制,太多的束缚冲淡进而压抑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加上写作心态缺乏肯定,日积月累堆积下来的只有满满的挫败感。”我没有写作的天赋与才能,写作太难了。”“半斤八两,大家都差不多,考试也拉不了几分。”基于这样畏难而功利的心理去从事一件需要自由放飞心灵的写作活动,学生就基本是在负螺旋式的写作之路上蜗行蠕动。即使成年,写作曾留下的阴影自然还是在的。就着参加这次共读活动,也算是重新给自己过往的写作心态松绑,让自己重新在阅读写作这件事上自由呼吸,去思考,去表达,或许能借机找寻到写作、工作与生活的新机遇。
回到这本书上来,每个老师都是故事,李镇西校长用他敏感而隽永的笔触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个真实而又质朴的故事。故事由学生、家庭、老师、校长和校园五位一体地经纬交织,最后编织成了一首首自然而又熨帖人心的教育诗章。书中涉及学生的赌博、打架、早恋、心理健康、学业成绩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老师们在面对学生问题时的教育机智、爱心投入,在推进课改、组织班级时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已然成为阅读者可以效法的重头戏。每个老师身上焕发的精彩让我体悟到了教育的温度,触摸到了平凡工作者近乎完美的人格,领略到了在教育路上一所普通中学努力顽强地探索与践行的风景,老师们深深浅浅的耕耘在李校长耐心的幸福守望中悄然萌芽、茁壮,直至肆意绽放。我不禁感慨:这里不正是孕育教育真相的世外桃源!置身于这片美丽的田园牧歌,怎能不让人迷离、恍惚而又惊叹、留恋呢?
现实不是桃花源!但这不正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吗?相信怀揣教育愿景的老师们,都有勇气撕掉教育的遮羞布,驱散教育的迷雾,紧随李校长们探寻教育真谛的脚步,不断去斩获幸福的智慧,去播撒幸福的希望,进而开启中国教育的幸福篇章。任重道远,一起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