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听科学新课标背景背景下评价交流有感

感谢六位老师带来的分享,我的感悟如下:

1.评价反馈一定要具体,可操作。

例如:石笋街小学周玉老师提到获得一颗星是0.5分,作为期末平时加分依据。这样的就是具体可操作的。

2.注重学生自评与互评。

对于各学段的孩子自评的标准是什么?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如何引导学生自评?

我个人认为对于高段的孩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从个体内部进行自评。以五年级用水计量时间一课为例,孩子提出自己如何让流速均匀的想法时,老师可以尝试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价,对于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例如面对中上的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试问?这个方法已经是你最棒的想法了吗?还可以再改进吗?此时孩子就已经对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评价了。

又该如何互评呢?标准又是什么呢?

同样以上面的为例,此时就可以请同学们评价这位孩子的方法。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从方法是否可行,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