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道尽了国破家亡、亲人离散的凄苦。
四下望去,满眼可见饱受战祸荼毒的广大人民群众,背井离乡者比比皆是。
1127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曾经一度“醉生梦死”、繁华锦绣的汴京城被金人攻破,一夜之间几乎化为废墟。
这便是历史上直接导致两宋变迁的靖康之变。
岳飞《满江红》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句话,反映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究竟有多么的耻辱。
作者通过三个不同视角来剖析靖康之变的亡国教训,再繁华的都城,只为屈辱的和平,都是短暂无用的,终将招来灭顶之灾。
1
大视角
宏观视野下的靖康之变
《射雕英雄传》创造了郭靖、杨康,使得靖康之变充满了让人探究的神秘,但它终究是小说,无法从宏观的历史视角来解释这一事件。
早在五代的后唐末期,身为后唐大将的石敬瑭为了夺取政权,不顾部将反对,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契丹人出兵帮助。虽然石敬瑭因此获得“儿皇帝”名号让新生后晋王朝的臣民们倍感羞辱,但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却有更大的更恶劣的影响,因为从此以后,长城东段防线落入游牧民族之手,为靖康之变和北宋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太宗两朝都有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心,却有心无力,辽朝在长城防线进退自如,终于迫使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换取了屈辱的和平。和平是好的,老百姓们不用经受战争之苦,但宋辽双方却因和平而废弛了武备。
在辽朝后方崛起的金朝趁机挥师南下,辽朝节节败退。1120年,宋金双方甚至约定了所谓“海上之盟”,意图夹攻辽朝,却不知金朝是辽朝这只恶狼背后更加凶残的猛虎。1125年,金人抓住了辽朝末帝天祚帝,随即继续南下攻宋,几乎势如破竹。
此时的宋朝正在徽宗统治之下。这位错选了职业的皇帝其实是一位艺术家,他在绘画、书法、瓷器、茶艺等方面的造诣称得上是天之骄子,但治国却一塌糊涂,几乎完全依靠蔡京等“六贼”,弄得宋朝贪腐盛行,民不聊生,《水浒传》中的宋江、方腊起事即是明证,并非纯粹的小说家言。这样的宋朝哪里挡得住士气正盛的金人!节节败退之下,宋徽宗连忙下诏各地起兵勤王,甚至传位于钦宗,将保家卫国的大任扔给了儿子。
1126年,金人以太行山为界,分东西两路南侵,除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屹立不倒之外,几乎没有遭到像样的抵抗,迅速推进到开封城下。1127年,正月,徽宗仓皇南逃。东京留守李纲率领开封军民将金人挡在了开封城外。但继位的钦宗不思反击,竟以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为条件换取金人退兵。八月,金人再次攻宋,同样是东西两路进攻,再次兵临开封。此时,三镇已破,李纲外调,宋朝内无诤臣,外无足够援兵,竟破天荒地相信什么“六甲神兵”,致使开封门户大开,坚城告破。随即,徽钦二帝、后妃、皇子、公主、朝臣、工匠等以及无数图籍珍宝被掳掠一空,这就是靖康之变。
1127年五月,康王赵构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政权,北宋灭亡,这是靖康之变的直接后果。然而,饱受战祸荼毒的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华北地区,背井离乡、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
2
小视角
靖康之变中的女词人李清照
提到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大家都熟悉,那你可知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由何而来吗?
李清照是官宦之家出身,但在靖康之变中,她也不过是一个颠沛流离的普通老百姓,是两宋变革之际普通人挣扎生存的一个缩影。
1084年,李清照出生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门生,母亲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因而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少女时代便显露出了惊人的才华,一首《如梦令》轰动整个汴京城。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成婚,才子佳人,有着共同的文化追求,一时传为佳话,这一年徽宗刚刚即位。随着蔡京被重用,朝中党争加剧,李、赵两家都受到牵连。1107年,李清照随赵明诚返回青州老家。
此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青州渡过了人生中最为平静、美好的一段时期。两人举案齐眉,恩爱甚渥;又无俗务烦心,专心搜集碑帖古物,撰写《金石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恬淡、慵懒的情态在词作中表露无遗。1121年后,赵明诚先后任职莱州、淄州等地,李清照一路随迁,也还算稳定。
1127年,靖康之变爆发,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李清照的人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三月,赵明诚赴江宁(今南京)奔母丧,八月任江宁知府,两人南北分离。为此,李清照一个弱女子,带着15车的书籍古物,经历重重险阻,在战乱中抵达江宁,夫妻终于团聚。
1129年二月,赵明诚被罢免江宁知府;五月,改任湖州知州,但病逝于赴任途中。李清照痛彻心扉,在祭文中写道:“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祭赵湖州文》)隐约有殉情之意。
随着宋金战势的变化,李清照和大多数老百姓一样,只能追随韦太后(高宗母)、高宗的行踪在浙江等地辗转奔波。1131年,李清照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遭遇盗贼,所藏古物散佚多半。1132年,李清照在临安再嫁张汝舟,此人图谋李、赵二人收藏的古物而不得,竟对李清照打骂相加,最终两人不欢而散。此时的李清照想起早年的平静生活,只能感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此后,李清照便将所有精力放在校勘整理《金石录》这部赵明诚的遗著上,并亲自写了《金石录后序》。1143年,李清照将整理完毕的《金石录》进献给朝廷,完成了赵明诚的遗愿。
从1132年失败的再婚到1155年左右去世,李清照虽然生活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繁华程度不输于北宋汴京的杭州,但经历了靖康之变、丧夫之痛和悲剧的再婚,李清照的心境愈发低落,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道尽了国破家亡、亲人离散的凄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
趣视角
靖康之变和曹操高陵的“七十二变”
对于靖康之变这个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2022年的考古新发现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曹操的高陵。
公元220年,66岁的曹操在洛阳去世。他死前曾留下一道“终令”和一道“遗令”,规定了自己陵墓的位置和陪葬等身后事宜。
史书记载,唐太宗祭拜过曹操,宋太祖为曹操设置过三户守陵户,他们都知道曹操的高陵在哪里。然而,南宋前期的范成大在奉命出使金朝的过程中经过漳河附近,居然说邺城以西的讲武城外有曹操“疑冢七十二”,一下子使得高陵产生了“七十二变”。从此,南宋以后的人再也弄不清曹操陵墓的真正位置,“七十二疑冢”之说流传甚广,连明代的《三国演义》和清代的《聊斋志异》都将“七十二疑冢”写入了小说。
高陵“七十二变”的关键就是靖康之变。
2022年,考古人员在继续清理曹操高陵之时,在高陵以西大约200米的位置发现了一处礼制建筑遗迹,以出土的龙头构件等文物判断,这处建筑遗迹应为北宋时期修建,金、元时期则改为娱乐设施,可能就是宋太祖时期为曹操高陵设置的三户守陵户所在地。
靖康之变发生后,中原地区落入金人之手,许多北宋的城市、建筑在战乱中遭到毁坏,曹操高陵的守陵户应该也不例外。不过,北宋名臣王安石曾到高陵附近游览,写过“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将次相州》)的诗句,虽然他清楚高陵的位置就在“铜雀台西”,但出于文学家咏史的习惯,将高陵置于“八九”座坟丘之中来感慨沧海桑田的变化。
王安石没想到的是,靖康之变后,由于标志性的地面礼制建筑——守陵户被毁,南宋时代的人们失去了高陵的准确地点。范成大途径邺城故城,想到王安石的诗句,便主动做了一个算术,将“八九丘”演化成了“七十二疑冢”。这便是曹操高陵“七十二变”的由来。
作者 | 石洪波,历史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