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对话,让我有了不同的认识。在挑选合作伙伴的时候,以前总是觉得价格很重要、响应度和配合度要高才是最佳的选择。最近突然间有了不同的感受。低价能保证品质吗?在规模化的工业领域,或许也不存在绝对的低价,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给予相关方的深度意愿间的彼此共鸣,价值的创造会大大折扣,我们当然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削减开支。但深度关系一定是基于较高的成本,来创造高价值。
区块链技术也是基于去中心化和对信用的重新呈现方式来构建信息和信任的交互模式来构建关系。垄断型企业是不愿意去中心化的,它必然希望通过中心化来维持自己的地位,这也是人性使然。但出于人性的另一面,更多的非垄断型的企业和个人也希望能快速和精准的找到心怡的或人或物。
技术也罢、价值也罢都基于人性。深度关系产生高价值(这样形容显得很功利),家庭建立实际上就验证了这样一个过程,家庭成员在不断的磨合和投入中,试图去建立幸福生活,这个难道不就是高价值的体现吗?成本岂是能算得清楚的?
我们经常谈的几十年的交情、几十年的朋友…,更显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