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每到一个城市,都是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真正意义上的走南闯北漂泊8年,寻求一份能让自己踏实的职业技能,每次都有种潇洒走一回的傲骨,如今回忆起来竟也会有些许自豪。7年前的国庆节,我背着一个背包,在北京西站天桥对面的KFC里面试,于是有了这一次非正式的面试机会。
策划总监:“你的优点是什么?”
我有些为难,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会写作,能组织活动,能吃苦。”
策划总监:“行,能吃苦也要多思考,你先从策划助理开始吧。”
就这样,面试完了,让我从媒体编辑转型成一名房地产策划人员。第一次走进万科金域华府的售楼部,高大敞亮的营销中心让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燃起信心,只是接下来,等待我的是N次市调,N个PPT、N个会议、N次通宵,很多年都是售楼部工地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经历过挣扎有过想放弃,带着自我怀疑又重拾信心,眼泪留过一夜后第二天继续打鸡血一样的重新开始。总的来说,这些年,只有一句话:任何技能都需要不断专研,熟练只是不断思考和练习的结果。
截止到今天已经入行有2778天,这些日子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过来,性格和思维的蜕变,总结出来,房地产每天要做的事情,就只围绕以下5大点,其实也适用于各行各业:
一、市场调研:知己知彼,也要多借鉴学习
房地产圈子呆久了,认识很多买房和卖房的人,每次跟他们聊天,通常都会先从整体市场分析各个区域价格及配套,即便不会常常用全国市场大数据来忽悠,也会明确知道所在城市每个片区的整体房价的走势,定位到本项目周边的竞品价格及销售动态,主要是作为竞争对手,要知己知彼,才能走得更远。
市场调研,是一件开心又痛苦的事,有明调和暗调之分,这两种都会轮流用。明调用于组织一起去学习,比如去万科、碧桂园、保利等大开发商,提前找内部认识的人,这样了解到的信息会比较全面:如接待流程、客户情况、合作渠道、推售价格等;暗调,通常是一两个人,假扮情侣或朋友,销售会透露更多细节,比如贷款方式、剩余房源、开盘信息等。
二、销售对象:客户在是谁?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说的是营销手段,其实了解客户需求才是房地产从业人员的根本,客户想年龄段、获知途径、居住区域、关注点等,都能够促进项目提升和调整策略方向的几个重要因素,分析客户成为了日常的重要工作,每个销售都要了解每个客户的需求和基本信息,而每个策划则需要掌握批量客户的共性和个性。
有些客户很反感被调查,往往这种客户会失去更多了解信息的机会,如果把销售或者策划当做朋友或者一个行业的专业人员来看待,多交流沟通,需求才能得到反馈,所以这也是比心的交流。
老业主及老客户,都是一回生二回熟,获得客户信任,建立品牌信心,老业主及老客户是最佳的口碑相传的媒介,维护业主关系,他们才是最可靠的意见领袖。
三、了解渠道:知道客户从哪里来
客户获知途径,往往是有交叉,有些通过朋友介绍,又看了报纸的广告,或者某一天路过看见等,就成为销售和策划所需要了解的,明白客户获知途径,才能够加大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很多楼盘售楼部周边,都会做有导视,阵地包装的感觉让客户感受到强烈的效果,也更容易第一时间发现项目地理位置。
通常渠道都是以点、线、面为一体的宣传手段,比如电视剧播放前,插播广告不断播放,即便不耐烦也要被动接受,久了之后就有印象,这就是广告的作用。
精准渠道,都是从分析客户中得到的,比如某个片区的客户比较多,可以考虑在该片区超市、小区内部做展点,前来了解的客户留下联系方式就能获得相应纪念品等,也加深了广告宣传的力度。
传统媒体逐渐被遗忘,一是投放费用贵二是投放周期短,未来传统媒体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有了新媒体的机会,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很多走心的文章和视频,也能越来越走心,让人看后难以忘怀。
四、产品包装及体验感:幸福感和认同感
很多人比较喜欢万科的人性化精装设计,不得不说,现在很多户型也都比以前老的户型好,局部合理、动静分离、人车分流等,小区里不会再出现汽车到处乱停、房子窗户很小很潮湿等现象,当然,人们选房也越来越挑剔,但无论如何,好才户型产品从不缺市场。
售楼部和样板房的展示包装,既能展示楼盘的品质感,更能增加体验感,满足客户体验,需要更多个性的包装,以及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从而引发客户的幸福感和认同感。
五、团队和服务理念:专业才是王道
品牌概念输出,打造优质的服务理念,培养优秀的团队,把最好的产品传达给客户,同时,顾客是上帝,能替客户解决问题,这样的团队才能更好销售。
经历了这些年的历练,才渐渐明白,营销不是唯一的,是多元化的,也是不断更新换代的,每个阶段需要做的事很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提升自己。各行各业的精英,都在摸爬滚打中总结经验,以上5大营销思考,或多或少都会运用到,大家一同进步一同学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