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羞耻感的枷锁
Zoe从小被当作男孩子养大,家教十分严格。父母的口头禅是:“你不能比别人差!”
小的时候,每次Zoe哭鼻子,妈妈就会命令她把眼泪收回去,斥责她说,哭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Zoe逼迫自己努力,性格变得非常要强。读书的时候,她的成绩一直是排在年级第一。工作以后,她进入行业顶尖公司,力争上游。
成年之后的Zoe,很自然地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完美地隐藏起来。
工作中,受到莫大的委屈,她也克制自己的情绪,而将自己强悍独立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感情中,宁愿和对方长期冷战,Zoe也不愿意低头承认“其实我很受伤,我很难过,我需要被安慰。”
“表现出软弱的一面,我就输了!”这样的信念,让长相甜美身材娇小的Zoe活生生地活成了一名“女汉子”。
Zoe从来不允许自己脆弱,她不接受自己真实的那一面,害怕缺乏掌控感和无力感。
却不知,对软弱和恐惧的抗拒,让我们无法看到事物的完整面貌,也让我们失去了看清楚事物本质的能力。
而这个习惯,也遮盖了我们的眼睛,它让我们无法靠近真相、圆满、美好和同理心。
2. 看见脆弱
Alfred D’Souza神父说,“跳舞吧,像没有人欣赏一样;唱歌吧,像没有人聆听一样;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但是我们不敢!我们到底在怕什么呢?
不敢跳舞,怕别人说我舞姿不够优美。不敢歌唱,怕别人嫌我声音不好听。甚至很久没有恋爱,因为怕对方发现我的不完美……
我们心中的这些枷锁,究竟从何而来呢?
“羞耻感犹如一股热流灌入心田,让我们觉得自己渺小、有缺陷、永远不够完满。”
原来,我们这些枷锁是来自 -- 羞耻感。
Brené Brown博士在TED演讲《脆弱的力量》中说,过去几年的研究发现,人们的羞耻感其实都是害怕失去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我们觉得自己有缺陷,因此不值得拥有爱和归属感。”
我们害怕自己不够好的那一面被发现后,别人会觉得自己不再值得被联结。
不再愿意跟自己说话、不再愿意和自己交朋友、不再愿意爱自己。
当我们在某方面有缺陷或不够完美,我们觉得羞耻,因为我们害怕会因此失去与他人联结的资格。
当我们越害怕失去,就越会产生“我还不够好”的想法,比如,我不够瘦、不够聪明、不够有钱、不够漂亮...
这样的羞耻感和害怕,让我们感到“脆弱”。
3. 拥抱脆弱
Brené Brown通过6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人全心全意地爱和生活,另一类人却在生命中苦苦挣扎。
第一类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归属感且确信自己值得被爱。他们拥有勇气和同情心,愿意与人建立关系,并且承认自己的脆弱。
他们觉得脆弱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他们坦然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
而且他们从心底相信,那些让他们脆弱的事情,同样也让他们美丽。
他们也会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他们不认为自己的脆弱是一种缺陷,或是该被消除掉的。
他们愿意全心全意地投入一场不确定结果如何的比赛、事件、恋情......
Brené Brown的研究发现,若想要有爱和归属感,你就必须“拥抱脆弱和接受脆弱”。
脆弱是耻辱和恐惧的根源,但它同时又是欢乐、同情心、创造力和爱的源泉。
脆弱是人性中非常珍贵美好的部分,它和丰富而细腻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我们试着去麻痹脆弱痛苦的感觉,我们同时也麻痹了幸福的感觉。
以往,当我们有脆弱的情绪时,很多人用消极的方式强行否认、压抑、逃避它们。
不能被我们接受的“脆弱”就会成为“阴影”,当我们不愿意转身去看它的时候,它就会发出尖利的声音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这些情绪不会自动消失,而是藏在身体里,积蓄更大的能量,让我们真正地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4. 与脆弱共存
Brené Brown在演讲接近尾声时说:
“卸下面具,让自己的内心深入地“被看见”,即使是最脆弱的一面。
全心全意地投入情感去爱,尽管没有任何保证。
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表达感激,保持喜悦。
当我们相信自己已经足够好了,我们就会停止抱怨,并且开始聆听,会对身边的人更温柔仁慈。”
没错,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没有一朵花能在土地上永远漂浮;没有一只船能脱离水的呼唤;没有一只鸟能躲过白天;正像,没有一个人能让自己避免黑暗。
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告诉自己:“我的确不完美,很脆弱,有时也会胆小,但这并不能改变我勇敢、值得被爱、拥有价值感的事实。”
不再假装一切都很美好!正是因为摔倒在地上,我们才能够感受到大地的承载。
所谓至刚易折,上善若水。
允许自己看见脆弱,才能给予这个“脆弱”发声的机会。
允许自己拥抱“脆弱”,才能给你带来坚不可摧的力量。
莫泊桑在《一生》里写道: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亲爱的,这个世界,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你的人生,能够改写剧情的,没有别人,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