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原来同大脑的关系密切,大脑皮层4/5协调身体 1/5构建知识。就是1/5也让我们可以学习不同的知识。
据研究表明,所有科学家都有自己业余爱好,同他们知名的领域不相关。为啥有成就的人都多才多艺?其实自己一直惊诧,他们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那么多码?不是要钻研自己专才的领域。你学得越多,神经网络越宽,知识网络思维越大。
而梅特卡夫定律:一个网络的价值,与该网络中连接用户(节点)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当你学习越多,你的神经网络越宽,神经网络的价值就大,因为是按平方成正比增长。
之前一直都比较奇怪,不少父母在小孩小学前让小孩去学琴棋书画,怎么让小学那么辛苦,其实也是扩展他们的神经网络,让他们学得越多,让他们的知识网络思维越大。
原来同学习的真相是有关的,学得越多、就越快、越好。
学习的真相实际是:
1.学的越多越好,因为无论学什么都有用
2.学的越多,已经学到的东西就更有用
3.学的越多,学得越好越快越轻松。
之前对学习的真相不了解,以前不能学多,只能专注一个领域,看来人是多才多艺的潜质的,关键是让自己去多学,才会越学越轻松。
又回到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自己学唱歌、学跳舞、学古琴等学不好的问题,原来底层上,自己的也是想多学,只是学习的过程少了死记硬背,无做到短时间内足量重复,就是觉得有点困难就放弃,就觉得自己的学不好。
现在清楚了学习真相,学习越多越好,无论学习什么都是有用的,而且越学也越轻松的。在学习上,要打破自己的学不会的信念,现在时间、精力有限,白天要上班,现在就做好写作、阅读、运动(跑步或舞动练习)、练古琴,看看将时间如何安排好。
现在时间安排上,写作及阅读就放在早上7:30前,晚上就是跑步、练琴,可能所花的时间不多,最起码的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全神贯注去投入,慢慢去打开神经网络,让自己的知识网络越来越宽。
特别在学古琴上,曾经想放弃,朋友也说我,选个乐器学习,怎么选最难的,本来基础就不好,对节奏的把握一点不准,就是一个小白,也佩服我的勇气。对于学古琴,自己也不知为啥,特别喜欢古琴的音色,特别现在学到泛音,更加喜欢泛音的空灵。
现在学习的过程的确也有卡顿,就是节奏的把握一点不准,非常不均衡,老师弹出来是很好听的,而自己弹出来就是很别扭的,时快时慢,听起来真是很不好听,而且对徽位、弦位的熟悉度不够,不能随意就精准到对应的徽位、弦位,弹的过程不能精准对应对的位置,经常过快,过了位置,弹出来不是对应的音。
学习的确问题多多,也有迷茫时候,是放弃还是继续,现在清楚了学习的真相之后,还是坚定去将古琴学好,不能半途而废,既然知道问题所在,每个问题攻破,总会有突破。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关键,不要给自己太多这不好那不好的内耗,看看练习,不熟就死记硬背,做到短时间内足量重复是关键,你觉得学不好,有花时间去多练吗,有去学过10000小时吗,的确没有,就继续去学习。
在学古琴的路上,不给自己退路,也是学习其他的切入点,一个学不会,就不能学的更多就轻松,好后去学习吧。
让自己越学越多,越学越轻松,生活越多姿多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