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年轻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哪,诸多的专业摆在面前,依然令选择被动。
选择成了一种碰运气。
被描述的美好未来把我牵走,尽管并不喜欢专业本身。
顺利的通过,顺利的毕业,顺利的分配,体制内,吃国家粮。爸妈家人都替我高兴。
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从一开始的热情工作,到二十多年后的认真工作,很少遇见令我心情激动的事。油田高产的原油,疯狂的开采速度,为我们带来了高额的财富,但这并不能引起我的开心。我觉得石油是地球的血液,是地球给人类非常宝贵的资源,这资源是有限的,人的贪欲只能加快资源的枯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采油机扑向减产的油田,在酷暑下费力的采油,这些采油机被人们称为“磕头机”,似乎在说:求求你,赏点油吧!
地球的资源为人们换来了财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可是,并没有增加多少人的快乐。
体制内的一些人忙碌的忙碌,悠闲的悠闲,少干一点,多拿一分,混着的人不在少数。
混日子的滋味并不好受。
诸多的无奈,在稳稳的铁饭碗里沉淀到碗底,被咽进肚里。责任的细分,被一些人当做借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哪里都存在,并不会影响我。影响我的,是一眼望到退休站的一成不变和我心里埋着的向往美好的种子。
我曾经比喻自己是一条瓶子里的鱼,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看着玻璃瓶外面的世界,我渴望游到大海。
今天看到张泉灵的一段话深深的被触动:“我要跳出去的鱼缸,不是央视,不是体制,而是我已经在慢慢凝固的思维模式。”她描写的是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莱昂纳德·蒙罗蒂诺眼里的鱼缸和金鱼的运动。
凝固的思维模式,一如凝固的生活,除非接受,否则定是要打破。
我要跳,我已攒足了马力,祝我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