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权
选择去做一件事和被选择去做一件事是截然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就类似于家长逼着孩子去弹钢琴和孩子自己想学钢琴,虽然结果可能相似,但当时人肯定告诉你大有不同。我有一个闺蜜,小时候为了小学升初中有艺术类加分,父母逼着学电子琴,考上初中后,她从此没再碰过琴。我偶尔一次跟她一起逛街的时候,看她对巴赫音乐的态度觉得奇怪才了解到的她原来学过琴,她当时练琴的时候很多练习曲就是巴赫音乐,那段记忆太痛苦,所以在有选择权以后,从此选择远离,直到现在听到巴赫的曲子都异常反感。这就是被选择带来的消极。有没有因此爱上音乐演奏的人?当然有。但要知道,那时候你已经主动选择了音乐了。
就我自己来说,自己做选择有忐忑,有不安,尤其是在重大选择的时候,但是我心安理得,是个亏,我认了,是个利好,高兴得手舞足蹈。由此想到更重要的是,是要让自己有资本有见识一直持有选择权,进而丰富人生。
2.角度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选择积极的光亮面不是更好吗?看过两部跟“渐冻症”相关的作品(渐冻症,一种神经系统的绝症,慢慢从腿部开始神经萎缩,不能移动,慢慢扩展至全身瘫痪,直至死亡。非常残酷的是,整个过程,病患是清醒。也就是说,病患眼看自己一点点发病,走向死亡。耗时半年到两年不等。)一部是《相约星期二》,一部是《一公升的眼泪》,都是真人真事的纪录。一个主人公是名老教授,一个主人公是花季雨季的普通女学生。在如此情形下,他们还是选择正面的角度,尽管他们知道,其实最终,也可能是无能为力的结局。那时那刻,他/她都不知道这样看待生命的角度有什么“好处”,但是我们知道,他/她影响了万万千千的人,关于勇气,希望和思考。幸运的是,我们不需要面对这样的困境。反过来想,其实是不是任何事情任何境况下,我们依然可以有积极向上的角度可以选择?
3.讨好
有人能讨好所有人,让所有人满意的人吗?恐怕没有。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人见人爱吗?估计也会有人凉凉地加一句点评:那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势利者。再者,伊索寓言故事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不是吗?那我们还能怎么办?与其讨好别人,不如讨好自己。自己过好了,爱自己的人,会更放心,会欣慰,自己爱的人,会更尊重和支持自己。自己不爱的人和不爱我的人呢?我为什么要在乎他们的感受啊?我都够忙不过来了,不是吗?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