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获得快乐
可是快乐应该如何来计算?
第一种说法:快乐来自外在
当我们获得更多的金钱
获得更大的权力
活得更加健康
我们就更容易感到快乐
第二种说法:快乐来自与家庭和社群的亲密关系
当我们
与亲人更加和睦
与朋友更加友爱
能感受到世界的温暖
就更容易感受到快乐
第三种说法:知足常乐
快乐在于
客观条件与主观期望是否相符
正所谓期望越大
失望越大
自从生物学家开始研究快乐
就发现快乐这种东西
可能并不是来自外在因素
而是由多巴胺,血清素等生化组织
带给我们的心理状态
有的人天生就更容易快乐
有的人天生就更容易忧郁
而短暂的狂喜或痛苦也不会超过阈值
而且一段时间后
这种快乐的影响就会变得微乎其微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容易快乐的人
要感到幸运
因为有的人可能中了彩票
也没你吃顿饭开心
最后来说一下佛教
我们现在流行的说法是
follow your heart
听从你内心的声音
想干嘛干嘛(不要犯法就行)
但是佛教的观点恰恰相反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简单说就是遏制自己内心的欲望
痛苦的是“追求”这件事
不管你追求的是什么
所谓乐极生悲可能也是过于追求乐吧
但是要达到这种
乐亦不乐
苦亦不苦
内心一片平静
常人恐不能及
但是不放大自己的感受
就能过得很轻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