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世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少女的心里慢慢的滋长出不可描述的心绪,就像午后的荷花,在午后斑驳的阳光中摇曳,摇到明媚处欢喜雀跃,摇到阴暗处黯然伤神。
秦英独自坐在房间里,手里拿着一块玉珮,这个翡翠的玉珮是半月形,剔透玲珑而且温润翠绿的玉珮,玉质上等,天然带着贵气。从小被秦英戴在胸前,没事拿出来摩挲把玩,玉珮被秦英把玩得更是温润通透,充满灵气。
秦英每次摩挲着玉珮,喜欢把玉捏在手里,贴在脸上慢慢的摩擦。玉质清凉,玉气高洁,那股清凉就透过脸颊,一股清气有如甘泉沁入她的心田,这清凉,抚慰着她心中的不安。
她对未来充满憧憬,又害怕有朝一日终于面对。她的憧憬中夹杂着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有害怕,有彷徨,更多的是期待,对未来的渴望,就像急于去揭开,掩盖在头纱下面的那张神秘的脸。
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给了她这块玉珮,说是她的定情之物。那时候开始就成了秦英的随身之物。
小时候不懂,后来渐渐大了,她听一些姐姐婶婶们说到定亲,娃娃亲,说到那个从未谋面的男子,他将成为她以后最重要的人。
定亲的古家是世交,两家一向交好,但是十多年前,古家伯父突然收到调令,调到京城任职。古家匆匆搬家上京就职,可能时间紧,只是打发家仆来告知。说是到京城后会保持书信联系。
刚开始还有些信息,但是后来,突然书信就断了,至今杳无音讯。
秦英心里牵挂着另一个玉珮的主人。他,现在怎么样了?小时候见过面,现在,他会长成一个怎么样的英俊少年?
少女的心里慢慢的滋长出不可描述的心绪,就像午后的荷花,在午后斑驳的阳光中摇曳,摇到明媚处欢喜雀跃,摇到阴暗处黯然伤神。
她渴望早日见到他,希望他是那个她驾着祥云来娶她的王子。他英俊潇洒,处事利落有气度,宽和包容善解人意。她喜欢的男子,在外是英雄,在家就是温柔的情郎,画眉梳妆,琴瑟之乐。
她渴望玉珮重合的那一天,合二为一,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可是,如果持有另一半玉珮的人,不是她的真命天子,她将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
初次见面
这一天,秦英带着丫环小真去寺庙进香拜佛。她们来到附近的紫元寺,紫元寺是本城最大的寺庙,香火鼎盛,巍峨庄严,历届住持都是得道高僧,吸引了更多信男信女来烧香拜佛,虔诚修道。
秦英自幼跟随奶奶来寺里烧香拜佛祈愿,今天她觉得心里有点郁郁不得安宁,出来拜佛,一则散心,一则来佛前祈愿。
她虔诚跪在佛前,双手合十,心念专一。大雄宝殿庄严肃穆,如来佛祖安祥慈悲。这一跪,她觉得烦恼尽抛,六根清净,瞬时心地一片清凉安详。
从小,她跟着奶奶,夜里,总是听到奶奶读诵佛经,听得多了,对《心经》耳熟能详,出口成诵。
她跪着,默默读诵《心经》。这样的时刻,是她觉得最开心安乐的时刻,好像,她已经佛前拜了几千年,好像,有如归家的感觉。
她心念专一,向佛祈愿,求佛赐给她一段好姻缘。
她一心专用,虔诚跪拜佛前,不知何时,她的身边,多了一个人,跟她一样,拜在佛前。
这个男子眉清目秀,温文儒雅,身量修长,英俊潇洒。他倾身一拜,站起来,起身准备走开。
这时候秦英也刚好跪拜完毕准备起身,跪得比较久,脚有点麻,加上裙子长,她踩到了裙子,起身欲倒。
男子感觉身边有动静,转身一看,自然伸身一捞,把秦英带住,稳稳抱在怀里,秦英的娇躯温香软玉,娇喘如兰,呈现在他眼前。
男子微微一动,脸一红,赶紧撒手,将身一退,作了一个揖:“小姐小心,走好。”
秦英兀自有点晕,稍微定一下神,捋了捋裙摆,站定了。
她娇羞地抬眼一看,长睫微扇,一双剪水双瞳晶亮有神。有如火炬,照得对面男子面色一动,微微一凛。
秦英将身一顿,向对方作礼:“多谢公子,举手相助之恩。”
两个人一时多礼,却是窘在当地, 不知道如何接下去。
男子一施礼:“举手之劳,小姐不必挂怀。小生告辞!”
秦英没有阻止他,她还愣在当地,没回过神来。男子已经走远了。
秦英带着小真走到寺庙,她在大门前停下,在大门边找到一个阴凉处,示意小真在这里等,她要等刚才那位公子。
等了许久,天色微暗,两人等得有点心焦。小真说:“小姐,今天比较迟了,太阳正烈,要不我们回去了。怕家里人等得心焦了。”
秦英执意不走,坚持等。今天的天,蓝得心醉。
媚蓝,魅蓝。一看到这蓝,秦英心就柔软得如一泓清水。
这魅蓝,怎么总有让人溺水的感觉?
正出神间,有人走出大门,是刚才的男子,旁边还有一位僧人,把他送到门外。
两个正作揖道别。秦英迎上前,叫了声“公子”。
“公子,小女子秦英,特地等在这里谢过公子相助之恩!”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小姐客气了!”
秦英盈盈施礼,抬起头来,却正碰上那位送客出来的僧人的目光。
秦英心头一动,神色大变。
这眼神,好熟悉。这人感觉很面熟,难道见过?
秦英一时出神,发起呆来,头脑中努力搜索,这个男子的印象。
但是没有,她想不起来,不由自主再仔细瞧他。
只见他丰神俊逸,天庭饱满,气宇不凡。一双俊目,炯炯有神,却是温和淡定,不起波澜。
秦英突然觉得心头一震,这魅蓝的天,这一泓清水般的深沉的眼神,她想沉溺,她想沉沦。
难道这是我的宿命?
秦英突然觉得苍凉,心头挣扎间,突然看到师傅脖颈之间,戴着一块玉珮。
好熟悉的玉珮,难道?
难道跟我的玉珮本是一对?
秦英突然出了一身冷汗。
刚才那位男子看秦英脸色苍白,赶紧说:“小姐,是不是不舒服,小生送你回家?”
秦英轻轻点头,她再没有力气留下来,把事情搞清楚弄明白了。
回去吧,回去吧。
虽然她多次拒绝,但是男子坚持把她送回家。
秦英回到家,把自己锁在房间,摩挲着玉珮,百感交集。
不敢往深想,她害怕真相。
思念了十几年的人,他就在眼前,可是却不能相认。
秦英哭哭笑笑一个下午,没有吃饭,没有走出房间。
再次错过
第二天,秦英一早起来,梳洗完毕,就出门了。
她径自往紫元寺,她要找那个人,问个明白。
她叫小沙弥通报,找到了昨天那位僧人。秦英才知道,僧人法号慧云,是云游僧人,刚到本寺不过一个月左右。
秦英面对他,本来控制自己,尽量想让自己平静优雅。
但是看到他平静的脸,秦英多年的感情,突然喷涌而出,两行清泪不由流下。
她掏出身上玉珮,拿给他:“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慧云看到玉珮,神色大变,默默拿出自己的玉珮,放在一起。
合二为一,严丝合缝,天生一对。
慧云慢慢坐下,娓娓道出他们分别后的经历。
古父在京城作官,不说青云直上,也算一帆风顺,后来古父因一件事,得罪了朝中重臣,奸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古父惨遭迫害,被抄家革职。
家门横遭变故,古家在京城待不下去,古父带着家小,离开京城,也无脸回老家,投奔了古父的一位至交,在那个小城住了下来。
古父忧虑成疾,不久生病去世,古母为照顾古父积劳成疾,加上思念古父,也很快跟着仙去。
家中已无亲人,慧云从小好学,博闻强记,学识过人,但是他专攻佛学,饱读经典,从小有志进入佛门潜心修学,后来家道败落,他散尽家财,自己遁入佛门,拜名师修学。
几年后游学四方,路过小城,在这里小住一段时间。
秦英静静地听完,叹了口气。自怜命运作弄,自己命定的王子,本来甚是称心如意,眼看成就一段天作之合的好姻缘,偏偏天意弄人,慧云淡出红尘,立志修道。
佳偶天成终成空,泪眼独向念佛人。
秦英记得慧云出家前姓古,古伯涛,这名字,秦英心心念念十几年,就象刻在心头的烙印,以前想起都是甜蜜,现在,怎么象是火烫般,把心灼得生疼。
秦英说不出一句话,拿起自己的玉珮,默默走出了禅房。
慧云目送她走远,一句话没说。
第二天,门房收到通报,有紫元寺沙弥求见秦英小姐。
小沙弥交给秦英一封信。打开信封,开头就是引用了苏曼殊的一首诗: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出自清代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选二》)
慧云信中表明,自己心意已决,此生将交给佛门青灯,念佛求道,决绝红尘。借用苏曼殊的诗,感谢秦英的一番情意。
慧云已把玉珮转交给好友,就是那天偶遇搀扶秦英的友人谢玉。把秦英托付给谢玉,慧云放心,谢玉那天对秦英也是一见倾心,两人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谢玉不日会带着玉珮上府提亲。
慧云收拾行囊,离开小城,继续云游四方。
这一世,一对有情人阴差阳错,再次错过姻缘。后来,秦英在谢玉的热情追求下,家人也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两年后两人结婚成家。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 第二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