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敢做决定反而越来越少,不是因为怂了,而是因为要负责的事情多了。能假装很不负责的去干一件事情,是需要一些代价的。
1
刘同,一个百万畅销书作家,光线传媒副总裁,拍过电影,当过编导,35岁,虽然没有转行,但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他想学好英语。35岁,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他请了两个月的假。在美国的一个培训机构,在纯英语的环境中,背水一战,如果两个月的时间,还学不好英语,他就彻底放弃。
虽然他未成家,但是骄傲如他,成功如他,完全可以请一个翻译就能搞定的事,非得自己花费更多的精力、财力去做一些改变,走出舒适区,才能踏上星光大道吧。
2
同学A前职新华社记者,工作了整整13年,后来觉得这份工作没有挑战了,想换点事情做。恰好有同事辞职,出来创业,刚好也是自己看好的行业,于是转换跑道。在转换跑道之前,他对新的项目了解了三四年,准备离职的过程中也考虑了一年多。新项目是体育服务类的APP,磨合调整了一年后,现在开始步入正轨。互联网行业,大都烧的投资人的钱,直到把竞争对手熬死,即便被认可的滴滴和优步也是如此,但他告诉我“虽然竞争激烈,见过很多企业昙花一现,但是活到最后才有机会笑到最后,我们一直认为不烧钱才活得更长久。”
对于个人而言,做自己才是人生的赢家,我想对于企业来说,亦如是吧。
3
同学B计算机专业毕业,从最开始的技术转做销售,再后来做管理,现在从事客户端的运营。我问他不担心不能养家吗?他回到我四个字“破釜沉舟”。35岁的年纪里,一个男人,家里经济的顶梁柱,“破釜沉舟”,这四个字,会是怎样的坚定呢?
4
同学C前职是某公司和某公司的CEO,用一句接地气的话翻译下就是,C是两个公司的老板。其中一个公司即将上市,他却加入了寿险行业。因为公司23岁的年轻同事突然晕倒,最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胃癌晚期。两个月后,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给年迈的父母留下了20万的债,却再也没有醒过来。
他说,他可以给很多人工作,但是他不能防止意外的发生。他想让更多的人有保险意识,他想让更多的家庭遇到风险的时候得到有偿的关爱。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保险行业一度不被认可,但是他却坚定相信这是一个有关爱和责任的行业。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他选择了一份可以从事一辈子的工作。
PS:我今年25岁,我曾无数次想象自己35岁的模样。35岁的我在哪里?35岁的我从事什么样的工作?35岁的我是不是有勇气做我想做的事。在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重大责任期的我,可能会退却,得过且过。每当想起他们的时候,我仿佛多了一股力量。我想要什么,我想成为怎样的我,我想要走向何方。虽然我迷茫,但是心里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35岁的他们,在抉择时,挣扎,困顿,犹疑,种种。最后,勇敢。我特别钦羡。无论是工作遇到瓶颈也好,还是想要寻找新的挑战也好,他们,不安淡,但是,他们,做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后悔,不遗憾。这勇气,是自己给自己的。
其实,35岁,也才是现在人均年龄的五分之二,还有五分之三的路要走,所以,没有理由,不追随自己的内心。只要出发,人生就刚刚开始。35岁,人生,最好的年纪,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