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熟人闲聊,不知怎的就说起了我女儿,女儿夏天过后就读研了。
熟人有一个和我女儿同年的妹妹,也是夏天过后就读研的。
妹妹是他姨妈家的,幼年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父亲从不过问,而母亲一直没有什么正经工作,所以收入也很不好。在其妹妹大学期间经济不错的他于是常常帮衬一下。也不算少,每年大概三万吧。
熟人问我每年三万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咋样。我说每年三万对于一个本一、本二的学生来说不算多也不算少了。因为本一、本二的学生一年的学杂费不超过一万元,而剩下的二万元每个月平均下来两千,已不错了。何况成绩好的每年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点奖学金啥的。
他又问我:孩子在大学期间打工到底好不好?
我说,大学期间打工是视个人情况而定的。原则上我是不太赞同孩子大学期间打工的,因为我花钱给孩子上大学,是希望孩子在大学里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去学习的,我不希望她为了钱而荒废了学业、荒废了这四年的大好学习时光。可是我也不会过多的干涉,因为毕竟好多孩子还是喜欢打一点小零工的。
譬如我女儿,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就偷偷的跑到学校附近的咖啡店打零工,每天抽一两个小时,还可以学做咖啡拉花,结果一学期下来,做咖啡的手艺让咖啡店的老板诚心诚意的挽留她:有时间尽可以随时去工作,时间随意,待遇好说。我虽然不太赞成丫头打工可是想一想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像娱乐一样,她想一边赚钱一边学点手艺也没有什么不好,也就随她去。
记得丫头大二的时候利用假期跑到少儿训练营做队医,每日里日日夜夜的陪伴着一些幼儿园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孩子磕着了、碰着了、不舒服了她就白天黑夜的看护着:包扎伤口,喂药、换贴,夜里一遍遍的巡视着,替小家伙们盖盖被子,试试脑袋,看护的那个细心的样子连我都感动:丫头突然间就长大了。结果一个假期下来,她开心的点着手里的钞票,我开心的看着她越来越沉稳。
后来,钱迷丫头又跑到花店工作了,我问她:为什么去花店?
“为什么不能去花店?我每天晚上五六点钟的时候没什么事,花上一两个小时既能赚到钱又可以学到花艺,有什么不好?”小钱迷脑袋一昂,理直气壮的说。
………
丫头想要学什么就想着要到哪里去打零工,而今钱迷丫头不仅游泳棒棒的、还有一手极好的咖啡手艺,就是插花艺术也是让人流连的呢。
这不,丫头又计划着看下一轮能否再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打点小零工了。对,偷偷的露一下,钱迷丫头下一步又寻思着学点装修设计啥的。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感觉学习的时间都不够用,那当然更好,因为学生还是以学习功课为首要任务的。
但是如果就像我丫头一样,她觉得她永远都成不了书呆子,(她感觉要她时时钻在书本中就是个书呆子了)她喜欢每天有一定的时间休息,然后再开开心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而她喜欢唱歌、跳舞、游泳,做做咖啡,插插花啥的,所以休息的时间她就选择了去这些地方打工,一方面可以学到她想学的东西,一方面又满足了她钱迷的心性。这样她就觉得休息的时间也是开开心心的,那么她全天都是开开心心的,即使睡着了也是美美的呢。所以你干脆不如就让她打一点小零工去。
事后我又想了一想,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一样,生活方式也不一样。
对于我丫头这样性格的孩子,她从小活泼、开朗,在集体生活中长大(在她出生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和我住在单位集体宿舍区的,又在单位院内),所以她好动、喜欢与人接触,尤其喜欢听到赞美,所以也就喜欢在单调的学习之余找一些乐子丰富自己的生活,打工之于她也不失为排解压力的好消遣。
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或许打工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生活之路,那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我知道还有一部分人,大学期间主要精力投入到打工上,无论做什么,比如发传单,收银员,甚至是三班倒的工作都干,要说家里给的钱太少不够生活,似乎也不尽然,可是却一门心思放在打工上,我觉得就本末倒置了,与其这样,倒不如就不要上大学了。大家都知道,而今光有一纸文凭根本就没有用了,竞争激烈的眼下真正靠的是真才实学,你可以打工,但那绝不是大学生的主业,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打工是工作以后的事了。
如何对待大学生期间的打工真的是需要好好斟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