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被逼着写作业,但是又很不想写,觉得自己是最受苦的那个人,会问“人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人到底是要做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去学这些东西……”一连串的问题,等你细细地跟他解答的时候,他并没有认真听,也并不理解,并不会记住,下一次这些问题仍然会成为他不愿意做什么事情的借口。
这一串人生问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会思考到,每个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解答形成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哲学家们的解答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众多的哲学观点,总是能够给人以启迪。
当我被孩子气到,感觉七窍冒烟的时候,我会听王菲唱的《心经》,顿时心情重归平静,不仅是因为王菲的天籁之音,更源于内容。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超脱于物质,达到意识的最高境界,不为眼前的事物所迷惑,追求自我反省,自我探索,坚持相对论,同时看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性、普遍性,要高瞻远瞩地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这样才不为世事所累,进入超凡脱俗的境界。
这只是我浅显的理解,其实《心经》于我而言,并不需要每次都去解释它的内容,而是只要听几遍这首音乐,既有调节身心的效果,确实犹如咒语般灵验。最后,发现,教育孩子方面,并不需要他马上接受自己所提人生问题的答案,仅仅要求他去做好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