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仿写文章,根据班长乔七七的沟通,将再做一轮修改。
《上海17岁男孩跳桥事件:曾有24%的中小学生都有过死的念头!》
【01】
17日晚10时左右,上海一17岁男孩因琐事与母亲发生争执。
当汽车驾驶到卢浦大桥时,妈妈停车,却没想到他突然跑出车门跳下大桥。随后母亲立即从车中追出,试图拉出男孩,但最终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当120救护车赶到时,男孩已无生命体征。
诧异?惊讶?更多的是惋惜!
但我们不禁想问,究竟是怎样激烈的冲突导致了这样的悲剧?
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很多网友就提出:现在孩子的承受能力太差了!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02】
如果觉得17岁男孩的事情只是一个偶然事件,我们不妨再看看下面几组数据:
16%的中国学生考虑过自杀;
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因,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近30万;
除了自杀成功者,每年还有约250万的自杀未遂者。
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画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究竟是孩子的承受能力太差?还是我们的教育本身就出现了问题。
在我们全面关注智商、情商的时候,或许我们也应该关注一下孩子们的逆商,即指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国外有学者曾经对中国的孩子做过研究,发现80%的中国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要远低于国外学生,其中最主要表现为中国学生在困难面前很多会选择退缩或者被困难打败之后,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阴影。
而像这个17岁的男孩,显然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如和同学产生矛盾、和别人无法良好沟通时,他的心理受到重创,从而一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酿成悲剧。
【03】
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想要提升逆商,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直接的做法可以是相信孩子、正向疏导、延迟满足外,我们在通常所说的鼓励上也应该有作为家长的“鼓励底线”和正确的“鼓励方法”。
卡罗尔·德鲁克教授,在对成功进行多年研究后,发现:
人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多地受到人类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思维模式的影响。而思维模式分两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两种模式有什么区别,我举个例子。
比如,当孩子完成一个具有难度的挑战时,你是选择表扬他真聪明还是真努力,将决定你将培养出一个怎样的孩子。
当你表扬他真聪明时,意味着他获得的成功是凭借天赋和能力,而天赋与能力都是有瓶颈的。当有一天,孩子无法再进步时,他就不会再去尝试,因为在他的认知中,这些都是固定无法突破的。
此时,当他遇到困难时,他就会出现颓丧、懈怠甚至暴躁的情绪。这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常常会发生的情况。
而当每一次他成功后,你对他的赞扬是“真努力”时,则表示他所有的成功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而获得的。那对于他来说,他的进步是没有天花板的,他也将被教育成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
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表扬孩子做到的过程而非结果。
【04】
在这个生存已经不是基本需求的时代,如何培养逆商,是孩子在成长路上的关键。
而逆商的培养过程,不仅意味着在遇到挫折时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面对他、克服他。
同时,在顺境时,如何表扬他、鼓励他,也是挫折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当家长们在参与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时,对于孩子的每一步前行都将责有攸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