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
3周过去了,自己订的最低标准一次也没有执行,至少有5篇文章没有写,越拖越不想写。15次共读参加了14次,拉下的那次也听了录音,总算没有突破底线。
当初想得挺好,只要跟着老师读下去就行了,可事实上每次共读的时候我都会走神,可能是因为听不懂的缘故吧,虽然人坐在那里,却感受不到读书的快乐,截图成了我打发时间的唯一乐趣。
概况
书的序言和第一章1~6页,永澄老师读了快一个月,三个版本反复对照,每个关键词都不轻易放过。比如注意力和努力,昨天他讲了很多,我也听了,现在却什么也想不起来,只记得他兴奋的样子。大群的伙伴们行动力一个赛一个,刚听完课不久就做好了笔记,而我什么工具也不会使用,只有看的份,后来连看也不看了,看多了只会更加焦虑。
搜索了一下残存的记忆,简单说说到目前为止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吧。
康纳曼和他的好朋友特维斯基,一位是认知心理学家,一位是数学心理学家,他们合作研究了人们的判断和决策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发现人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直觉,反应很快,不怎么需要注意力,一种是理性分析,反应比较慢,需要消耗注意力。根据最省力原则,人们会普遍选择偷懒的方式,即以第一种思维方式为主,这虽然会带给我们很多的便利,但也会造成系统性的错觉,就是说捷径会导致偏差。
好吧,我偷个懒,借用一下同学画的图来说明:
什么是直觉?永澄老师给出了一个公式:直觉=专家判断+捷径判断
慢思考是一种费力的思考方式,主要是消耗注意力,而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选择了一个点去专注的时候就会觉察不到其他的事情,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是那个著名的《你为什么看不到大猩猩》,网上可以搜到。
这里我发挥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维状态是处于一种普遍性留意状态,就是说觉察是发散状态,比如你在大街上闲逛,眼光是随意地看又好似什么也没看到,这时你是放松的省力的,如果这时候突然看到一个美女走过来,对方是你喜欢的那个类型,这时你的注意力马上就专注起来,普遍性留意状态消失不见,转换成选择性专注状态,这时周围其他的人事物你就视而不见了,你的眼中就只剩下那个美女。
反思
1.看到了差距,要做的不应该是回避,缺啥补啥吧;
2.拖延只会加剧拖延,马上行动才是最好的选择;
3.不会写还不会看吗?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先去模仿着写;
4.共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想着回头再补看,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
5.砍掉那些无法产生价值的活动,把最佳状态留给共读时间;
6.学习使用工具,不学永远不会,学一点就用一点;
7.藏拙的结果只能是更加笨拙,勇于暴露弱点才是真正的勇敢。
希望下周可以完成最低标准,争取多做几次语音分享,讲出来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复习和学习。加油!